|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11月30日12时30分 B.12月1日0时30分 C.12月1日12时30分 D.12月2日0时30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故B正确。
【小题2】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即东八区12月2日凌晨1时30分起飞,此时西五区时间:2日01:30-(8+5)=1日12:30,故C正确。
考点:地球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时间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表示夏至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问题

① ② ③ ④
【小题1】四城市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根据图示,③地昼长夜短所以它位于北半球。
【小题2】地球上,自转线速度因纬度而异,其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只有赤道上依然昼夜平分,由图可知,①地昼夜等长,所以①是赤道,选A。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地图的基本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四个日期的日出时间纬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若图示为南半球日出时间纬度分布,则曲线①代表日期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旧金山地区正值多雨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割季节
C.钱塘江流域进入梅雨汛期
D.希腊雅典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小题2】若图示为北半球日出时间纬度分布,则与4月8日最接近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据图,一年内杭州(约120ºE,30ºN)的昼长变化幅度约为 ( )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意分析,该图为南半球,①曲线在66.5°S日出为0时,说明出现极昼,为南半球现今,北半球冬季,旧金山位于美国西海岸,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A项正确;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此时为小麦生长季节,B错;钱塘江流域进入枯水期,C错;希腊雅典地中海气候,此时多雨,森林火险等级低,D错。
【小题2】4月8日距春分日3月21日近,此时北半球极昼范围小,日出时间与赤道相差不大,故选C项。
【小题3】从图3分析判断,杭州在30°N,日出最早在5时,根据昼长计算公式可知,日落在19时,此时昼长为14小时;日出最晚在7时,日落在17时,昼长为10小时,杭州昼长变化幅度约4小时,所以C项符合。
考点:地理现象判断;日出时间随纬度分布;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9分)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 , 。
(4)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
参考答案:
(1)C
(2)北温带
(3)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太阳直射点至EF时)S?T?及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之后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
(4) 35°N 35°N--90°N 热带、寒带
本题解析:
第(1)题中要知道黄赤交角为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图中MN为赤道面,EF为黄道面,所以∠MOE?或∠FON应为黄赤交角。
第(2)题考查五带划分,而极圈与回归线之间为温带,则ST与EF间为北温带。
第(3)题则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围变化的关系。
第(4)题,当黄赤交角变为35°时,则南北回归线为35°N和35°S,南北极圈纬度变为55°S和55°N,由此知五带中热带、寒带范围将扩大,温带范围则缩小。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和黄赤交角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抓住图示中的地轴、赤道面、黄道面的分布判断黄赤交角,并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掌握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10分)读下图(图中ABC为晨线,且与极圈相切),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 (节气)前后,地球公转速度较 。
(2)此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 。
(3)此时, 经线和 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参考答案:
(1)冬至 快
(2)16:44
(3)135°W 180°(可互换位置)
本题解析:
(1)图中ABC为晨线,且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时间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回归线,接近地球绕日公转的近日点,故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2)由图可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即经度为45°W的地方时为6时,这样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以算出北京时间为16:44。
(3)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经线。根据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45°W的地方时为6时,可以算出0时经线为135°W。故180°经线与135°W度共同将地球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日期。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世界洋流分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