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专家描绘的最新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图中颜色较深部分),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右图可以判断,高风险区位于扎伊尔盆地,属于非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根据左图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是热带雨林气候,D对。
【小题2】读图,甲地位于北半球,几内亚湾沿岸,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风向 由海洋吹向陆地,C对。1月份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A错。3月、11月没有明显风向,B、D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区域风向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2,回答3-5题。
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 B.南非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
4.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棕壤? B.黑土? C.黄壤? D.红壤
5.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
参考答案:3.B? 4.A? 5.A
本题解析:甲地月均温都在15°C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地区是南非高原。乙地月均温在0°C以上,降水的分配比较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土壤是棕壤。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是沿阿拉山口—台北方向所作的数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小写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一项是:( )
A.a一一月均温 b一年降水量 c一人口密度 d一海拔高度
B.a一一月均温 b一人口密度 c一海拔高度 d一年降水量
C.a一一月均温 b一年降水量 c一海拔高度 d一人口密度
D.a一人口密度 b一海拔高度 c一一月均温 d一年降水量
【小题2】关于甲乙两地降水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小于乙、乙位于山地迎风坡
B.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分别约900、1200mm
C.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分别约500、300mm
D.甲小于乙、乙离海比较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阿拉山口—台北方向,纬度逐渐降低,一月均温呈上升趋势。根据0°C等温线大约在34°N经过,读图可以判断,a曲线是一月均温。阿拉山口到台北,中间经过青藏高原,所以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对应c曲线。西北地区人口密度低,沙漠区人口密度更低,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人口密度曲线波动最大,对应d。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对应曲线b。所以C对。
【小题2】从甲、乙两地分别向降水量曲线做垂线,从与曲线的交点向右侧纵轴做垂线,可以读出降水量值。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分别约500、300mm,C对,B错。甲降水量大于乙,A、D错。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2-3,分析回答问题。(20分)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29° 53′S, 31° 03′E),《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德班(1961-1990)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平均高温(°C) | 28 | 28 | 28 | 26 | 25 | 23 | 23) | 23 | 23 | 24 | 25 | 27 | 25 |
平均低温(°C) | 21 | 21 | 20 | 17 | 14 | 11 | 11 | 13 | 15 | 17 | 18 | 20 | 17 |
降水量(mm) | 134 | 113 | 120 | 73 | 59 | 28 | 39 | 62 | 73 | 98 | 108 | 102 | 1,009 |
参考答案:小题1:该国(南非)位于大陆最南端(1分);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1分);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1分)。
小题1:德班气候四季如春,降水量有明显季节变化,水热组合较好。(回答两点得2分)德班位于南非东海岸(1分);在南非高原的边缘,地势相对高,气温不高,夏季并不太热(1分);位于迎风坡,降水比较丰富。(1分)
小题1:本格拉寒流?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1分),导致气候干旱(1分),热带沙漠靠近西海岸(1分)
小题1:全球变暖(1分)
矿物性燃料的燃烧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破坏植被等(回答两点得2分)
小题1:可再生(1分)?太阳能、风能(2分)?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回答两点得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