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0年5月,喀什经济特区成立;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读甲、乙两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A.河流众多
B.科技发达
C.地理位置优越
D.交通发达
2.甲、乙两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
A.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B.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C.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交通线分布
D.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矿区分布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回答题。
1.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的为2.若在该区域建CBD,最宜选择在
A.东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功能分区分布可知,工业区布局在西南部,若其布局合理,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城市郊区,所以该城市不可能吹西南风。
2.CBD应位于交通便利而地价较高的区位,比较图示各地的区位条件即可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城市功能分区和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图层,工业区主要分布于西南方向,故判断主导风向不可能为西南风;另外考虑CBD的选址问题,应多方考虑影响功能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 “长株潭城市群”为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所谓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据上述材料和城市分布图,回答各题。

小题1: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意义是(?)
A.劳动力向第一产业转移
B.人口向城市外围移动
C.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D.城市化水平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