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3题:

(1)该图最有可能是? (?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
(2)图中图例Ш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
A.针叶林? B.人工林和次生林?
C.春小麦? D.大豆
(3)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 )
A.保护水土? 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
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参考答案:(1)D(2)B(3)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例看出,该地理要素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东北平原,而且Ⅰ、Ⅱ具有南北方向的过渡性,因此可确定为林地分布图。
小题2: 图例Ш分布于东北平原,且为林地资源,该区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林已不存在,所以主要为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
小题3: 该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林业生产基地,因此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甲图),并结合“A城市所在地区2009年1~9月的气象要素统计资料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图甲中A城市名称是?。该城市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6分)
(2)经过A城市的铁路干线是?和?。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和?。(8分)
(3)图甲所示地区的地势特征为?。(2分)
(4)图甲中B为?河,在图中用圆圈标出该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4分)
(5)结合图乙,简述该地区3—7月可能会遭遇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1)郑州(2分)棉花(2分)(冬)小麦(2分)?
(2)京广线(2分)陇海线(2分)地形(2分)河流(2分)
(3)西高东低(2分)
(4)黄(2分)(凌汛发生在B河段)(2分)
(5)春旱(2分)。理由:该地3、4月份气温高于常年,蒸发量大,而降水量远低于常年;(2分)夏涝(2分)。理由:6、7月份降水量远超过常年。(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与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图10,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资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资料三: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资料四: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位于________省西部,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_。
(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
(3)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5)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6)该市拟在乙图中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________,简述你判断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江西?自北向南
(2)交通不便(地形崎岖)
(3)资源枯竭
(4)①煤矸石、粉尘等固体废弃物污染,②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③地下水位下降,④地面沉降,⑤水土流失,⑥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⑦导致红色荒漠化。
(5) 铁矿、石灰岩、石英岩、陶土矿
(6) C?离城区较近,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郊外,附近有公园,环境优美。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图8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写出长江对重庆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2)图9为“成都西北部某地某时刻气压和气温分布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写出P1、P2、P3值的大小关系;判断此时是白昼还是夜晚;并在黑粗线上标注箭头,表示大气环流方向(请画在答题纸上)。

资料一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为70%,重庆力争在2010年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至15%。同时,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资料二重庆能源消费结构

(3)重庆是我国酸雨发生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地区之一,分析其酸雨形成的原因。
(4)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说出重庆为减轻酸雨污染在能源开发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5)重庆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6)你若在夏季去四川西部山区自助旅游,说出此季节需防范的自然灾害和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参考答案:
(1)多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区(或盆地内部的平原上),(2分)多沿河流分布;(2分)供水和交通。
(2)P1>P2>P3?夜晚?(画图略)逆时针
(3)重、化工业比重大、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高,导致排放酸性气体多;盆地地形使酸性气体难以扩散,气候湿润,水汽充足,易形成酸雨。
(4)加强水能资源的开发(开发水电、建水利发电站);发展天然气;在农村开发利用沼气等。
(5)工业基础较好、有充足的能源、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不断完善的交通、廉价的水运、土地租金较低
(6) 洪水(或暴雨);滑坡(或泥石流)
了解沿途的天气、水文和交通状况(路况);旅游活动和安营避开河谷、陡坡等易发生水文及地质灾害的地段;具备基本的防范意识和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福建省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材料?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东经115050’~120047’,北纬23030’~28019’。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大部分为山地、丘陵,仅东南沿海漳、厦、莆仙一带为平原。大部分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区分,春秋相连,夏季长迭6~10个月。1月平均气温为7~13℃,7月平均气温为28~30℃,年均降水量1 200~2 200毫米。5~11月有台风登陆。耕地总面积为118.85万hm2,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60m2,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且土壤多为红壤。
⑴福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哪种?(2分)
⑵请分析该省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2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