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A.马六甲海 B.曼得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1分)尼日利亚面积9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4亿 (2006年)。南部多平原,北部多低山丘陵。图1为尼日利亚主要物产分布示意图,图2为尼日利亚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北部是花生、棉花。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适宜种植旱地作物。?南部是可可、剑麻。南部是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每点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沿40°所作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
小题1:结合图示的经度变化判断该大洲为亚洲;①为地中海;②为朝鲜半岛。
小题2:④位于里海,其东侧为图兰平原,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气候干旱;自然植被为草原、荒漠;为世界主要的产棉区,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38~39题。
小题1:下表统计数据与图中四城市气候特点吻合的是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2.5 | 20.1 | 18.5 | 16.2 | 14.6 | 12.3 | 11.4 | 13.4 | 14.7 | 15.3 | 17.8 | 20.1 |
降水量(mm) | 8 | 5 | 10 | 50 | 78 | 91 | 98 | 51 | 49 | 40 | 25 | 14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1、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①政治地图
含义: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内容: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变化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冲突和国际竞争。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争及其影响
大战原因:重新瓜分世界。
结果:协约国胜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匈牙利、芬兰、波兰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英法衰落;美国兴起。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德日意结成轴心国集团;苏、美、中、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获得胜利。
战后:英法严重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
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阵营从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分裂,到20世纪60年代末解体。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减弱。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苏联解体。
除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外,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二战后总体是和平局面
区域国际组织的建立: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
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其内涵可以概括如下:
区域的划分:
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如通常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地域划分为不同的
热量带;又可采用综合指标,如可以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文化区等。
一般来说,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又可以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把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区域的特点:
区域的特点与区域的性质、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有关。
(1)层次性,即区域之间是有等级差异的,图示如下:
(2)差异性,指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区域内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性越小。
(3)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图示如下:
(4)可变性,即区域范围、区域界线具有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①界线的模糊性:有的区域有明确的边界;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
②区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地表空间。
③区划的角度、指标、目的不同,同一地表空间,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试题ID | 试题题文 |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中A、B地区为高原。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参考答案: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本题解析:通过对海陆轮廓的辨认和对经纬网的判断分析,可以得出A、B两大高原分别为德干高原和云贵高原。德干高原,西部略高、东部略低,是起伏和缓的古老低平高原;云贵高原主要包括云南东部和贵州大部,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从2000米下降到1000米,高原上峰岭众多,地面崎岖。?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