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陆热力形成的差异。
【小题1】甲图示反映曲线①白天的气温高于②,判断①表示陆地气温曲线;②表示海洋气温曲线,陆地气温日较差较海洋大,主要是由于陆地热容量较海洋小。故选B项。
【小题2】图示海风的形成应在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时形成,故结合甲图为6:00---18时。
【小题3】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则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图中H为高气压、L为低气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分别说明20、21日赣州的天气状况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4分)
(2)写出21日赣州的风向,并说明其两日风力大小的变化及判断理由。(4分)
(3)简述L1发展强烈时给所经地区带来的天气现象及产生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13分)
(1)20日气压较低(或1006~1008)气温较高,天气晴朗。21日气压升高(或1008~1010)、风力增大、气温降低,出现阴雨天气。20日冷锋过境前,赣州受暖气团控制。21日赣州正值冷锋过境(或受冷锋影响) (4分)
(2)偏北风或西北风均可 21日的风力大于20日,理由是21日的等压线比20日的密集。(4分)
(3)天气现象:有可能带来大风、强降水和风暴潮(或狂风暴雨) 产生的影响:有利:丰沛的降水使陆地上的淡水得到补充(或使地下水、地表水得到补充),缓解高温和旱情等。不利:毁坏农田、树木,毁坏道路、房屋建筑等设施,造成财产和人员伤亡等。(5分)
本题解析:
(1)右图中为9月21日天气图,其中出现了冷锋,而赣州在冷锋锋后,在21日时会出现气温降低、阴雨;而在左图中赣州刚好在冷锋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故气温较高,天气晴朗;右图中赣州附近等压线比左图中密集,故风力增大。
(2)先画出赣州所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再由向右偏转即可判断风向为偏北风。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而右图中等压线密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3)L1为低气压,此时在海洋上而且在热带地区,故其强烈发展会形成台风。其带来的天气现象是狂风暴雨;而其带来的影响由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有利的影响是缓解高温酷暑,缓解旱情,不利的影响是使农田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毁害及人员造成伤亡。
考点:等压线图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小题1】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两处明显错误,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 )。
①“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②“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③“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应在副高北侧
④“副高控制下高温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2】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 )。
A.一、二月份
B.五、六月份
C.七、八月份
D.九、十月份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的分布及天气系统的影响。副高影响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高压气流的运动是顺时针方向,因此“暖湿气流”方向错误;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应该在副高的北侧,因此本题选择C项。
【小题2】读图分析此时副高在南方地区,雨带位于长江流域,故推测时间为五、六月份,因此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据图完成小题。
【小题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小题2】锋面过境后甲城市的天气状况为( )
①气温升高 ②空气湿度变大 ③气压升高 ④天气转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按照在等压线图中画风向的方法,可以画出甲地风向为西南风。
【小题2】可以看出图中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后甲城市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