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20-01-08 12:20:23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读“东北区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地位于长白山,为?基地;B地位于松嫩平原,为?基地;C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基地。(3分) (2)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点?、?(2分) (3)简要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5分)
参考答案:(1)林业生产?粮食生产?畜牧业生产(2)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答对其中2个即可)(3)自然因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水充足;地形多样,山地发展林业,高原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社会经济:人口密度较低;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捷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长白山为我国主要的林业基地。松嫩平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呼伦贝尔草原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2)东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其生产特征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等;(3)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道问题。(双选)
 (1)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河流的汛期均在夏季? B.两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两地均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两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2)关于两图所在地区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源是两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图示区域均有本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C.两条河流流域都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 D.两图中均有本国的重要海港
参考答案:(1)AC (2)BD
本题解析: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相关信息,可以看出分别为尼罗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尼罗河流域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但其水源的主要补给区为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所以与长江下游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多雨期一致;三角洲地区位于河流人海口,都有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特点。尼罗河谷地与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均为重要的棉花产区。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图示黄河河段: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7、8月份 C.含沙量小 D.无凌汛现象
| 小题2: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能源资源 C.充沛的淡水资源 D.矿产资源
|
小题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②消除城乡差别 ③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④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的黄河河段位于华北地区,受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移动的影响,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故该河段的汛期也主要出现在7、8月份;该河段最冷月气温低于0℃,又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故该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
小题2: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有利于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
小题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优化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时还有利于改善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黄河的水文特征。(2)明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3)明确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作了评估。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完成1—2题。

1、前30名城市中,拥有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有
[? ]
A、辽、鲁、苏
B、苏、浙、粤
C、浙、闽、粤
D、苏、浙、皖
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人前30名,其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
A、投资环境
B、旅游资源
C、城市景观
D、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安徽省的简称是:
A.赣
B.皖
C.粤
D.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行政区。赣为江西省简称;粤为广东省简称;闽为福建省简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