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全球变暖 B.湿度减小 C.雾霾增多 D.风速增大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曲线变化,近50年来,蒸发量在减少,但城区蒸发量比郊区蒸发量大,B对。A、C、D错。
小题2:近50年来,北京城区的蒸发量是波状减少,根据材料中影响蒸发量的因素分析,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蒸发量越大,所以A、B、D错。雾霾增多 ,大气透明度差,太阳辐射减弱,所以蒸发量减少,C对。
小题3:数字地球是将各种信息用数据,实现网络上传输、共享,不是处理分析研究,A错。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数据,可用来研究,B对。GPS主要功能是导航、定位,不能用来分析、研究,C错。RS是遥感,不能分析、研究,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太平洋沿某一纬线表层水温变化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推断该纬线可能为 ( )
A.60°N
B.30° N
C.30° S
D.60°S
【小题2】结合图文材料及有关知识,判断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b海域深受暖流影响,其海平面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C.c海域因受河川径流影响,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
D.因受洋流和纬度因素影响,2、8月水温差异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的水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该区域8月水温较高,2月水温较低,说明8月份是夏季,应在北半球, C、D错。再结合图中横坐标所标示的太平洋所跨的经度数范围,可以推断是30°N,B对。60°N穿过的大洋经度范围小,A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a处应为加利福尼亚寒流,A错。b处应为日本暖流,B对。导致c海域海水温度冬夏季节差异大的主要原因应是气候和纬度位置,C错。根据图中曲线,在太平洋的西岸差异较大,在太平洋东岸差异较小,D错。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影响水温变化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 ?为我国东南地区某外流河从发源地至入海口水能蕴藏量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处水能最丰富是因为该处河流水量最大
B.③到④河段河流落差小
C.④到⑤河段流量迅速减小
D.①处流量小,⑤处落差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东南地区的外流河水量最大处应该在河流的下游入海处,②处水能最丰富主要是地势落差大;③到④河段水能资源也很丰富,说明河流落差也较大;④到⑤河段水能资源迅速减少,说明落差降低;①处在河流源头附近,流量小;⑤处在河口处因落差小,水能资源少。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水文站月累积径流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可知,该水文站的汛期主要集中在(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小题2】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地下水
B.冰川融水
C.降水
D.积雪融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月累积径流量”,注意图中曲线的倾斜状况(即斜率)。月累积径流量是某一月及其以前各月的径流量之和,由图可知7—9月月累积径流量曲线倾斜角度最大,说明该时期降水量大,河流水量迅速增加,形成汛期,故选项C正确。
【小题2】在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季节变化小,而且补给水量小;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受气温影响大,积雪融水多发生在春季,冰川融水一般夏季即北半球的6、7、8月份补给量较大;降水补给主要在雨季,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集中于7、8月,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河流的水文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环境与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