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深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无大气保温效应
D.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晴天晚上云少,故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剧烈降温,容易形成霜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白天陆地和海洋相比,由于陆地的热容量小,升温快,比海洋温度高,海洋形成高气压中心,陆地形成低气压中心,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相反,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

则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分布。①图中近地面气温20℃左右,按理论垂直递减率5000m高度应为-10℃左右,实际在-30℃左右,低于理论气温,接材料所示,飞机在此层不能平稳飞行。同时②、③两图也不符合题意。④图中,地面气温10℃左右,5000m高度理论气温值应为-20℃(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6℃,上升5000m共下降30℃),实际气温值为-10℃,高于理论气温值,故飞机可以在5000m高度平稳飞行。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晴天晚上由于云少,故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降温快,而容易出现露或霜冻等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判断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气温变化,进而解释一些天气现象的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热力环流。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纸条的偏动方向是

A.A、B都向左偏
B.A向左偏、B向右偏
C.A、B都向右偏
D.A向右偏、B向左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电炉加热导致附近温度升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对应空中形成高压;冰块处气温低,近地面处形成高压,气流下沉。对应高空形成低压。在水平方向上,大气总是有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
点评:本题借助一幅图,考查热力环流,题目很基础,但综合性强,这也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