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中心点为北极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晨昏线的定义可知,黑夜和白天的分界线为晨昏线,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题中的极点为北极点,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可以判断BM是晨线,AM是昏线.
考点:晨昏线的判断
点评: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需要进行准确的判定。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10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___前后。图中A、B、C、D四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B点的时刻是 ____ ,D点的日出时间为 ,C点的昼长是 ___ 小时。
(3)图中A.B.C.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0的是 ,等于00的是 。
(4)图中A.B.C.D三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参考答案:(1)12月22日 B
(2)12:00 4:00 6:00 8
(3)D C
(4)D>A>C>B
(5)A>D>B>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故图示B点的昼夜变化幅度最大。(2)根据图示A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故判断其时间为12时;结合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进而可推理B点所在经线较6点所在经线西侧30°,即地方时为4时。D点位于赤道上,日出时间始终为6时。图示C点的地方时为8时,此时即为当地的日出时间,故可计算其昼长=2*(12-8)=8小时。(3)太阳高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昼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晨昏线上等于0。故图示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处于夜半球的D点,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位于晨昏线上的C点。(4)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故线速度从大到小即纬度从低到高排序。(5)图示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的综合性试题,常规性考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地方时差异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小题2】图中P地( )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小题3】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下列地理现象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上晨昏线的移动方向
C.昼夜交替
D.120°E的地方时早于110°E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的现象,而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的结果,④不能演示;地转偏向力是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的现象,②不能演示。
【小题2】随着地球自转,P点将要从黑夜进入白天,即P点位于晨线上,A正确,B错误;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p地昼长夜短,日出应该在6点以前,C、D错误。
【小题3】A、B、D三个选项所示的地理现象都与地球自转方向有关,所以会随着地球自转方向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而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与自转方向无关,所以不会随着地球自转方向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考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地关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