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乙相差50经度,相差20分钟,甲比乙迟20分钟。甲地比乙地的白昼长50分钟,可知甲日出比乙迟5分钟,日落迟45分钟。D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向日葵在花盘盛开前,花盘白天随太阳从东向西转,其指向落后太阳约120。根据向日葵的生长习性,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中晨昏圈与经线圈相交成23°26′的角),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2分)
(2)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快或慢);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2分)
(3)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是 时。2分)
(4)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2分)
(5)此日,济南(约37°N),正午的太阳高度角约为 (2分)
A.60°
B.30°
C.45°
D.20°
参考答案:
(1)23°26′S;90°W( 2分)
(2) 快 近日点 (2分)
(3)2 18 (2分)
(4) 南极圈 及其以南(2分)
(5)B (2分)
本题解析:
(1) 由于图中晨昏圈与经线圈相交成23°26′的角,又知北极圈内为极夜,可以推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图中相邻两条经线度数相差30°,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经度为0°,地方时为18点,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度数为90°W。
(2)图中所示日期为冬至日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
(3)由分析可知,0°经线上地方时为18点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2点,国际标准时即是指0°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点。
(4)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范围。
(5)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济南所在的纬度是37°N,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出该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9°34′,约为30°,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日照图的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如果要求全球各国在同一天可以同时收看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的开始,那么开幕时应在北京时间几时进行 ( )
A.20时
B.10时
C.15时
D.4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若全球各国都同一天收看,全球应处在同一日期,那么0时经线应与180°经线重合,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北京时间应为20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20分)
(1)图中A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参与此作用的大气成分是空气分子和?。(4分)
(2)图中B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云层越?该作用越强。(4分)
(3)图中臭氧可以吸收?,主要分布在?层。(4分)
(4)图中二氧化碳、水汽、尘埃主要分布在?层,这些成分对?和 ?均有较强的吸收作用。(6分)
(5)综上所述,此图所示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_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4分)散射?细小尘埃
(2)(4分)反射?厚?
(3)(4分)太阳紫外线?平流?
(4)(6分)对流?太阳红外线?地面长波辐射?
(5)(2分)削弱
本题解析:
(1)读图,图中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以一个质点A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开,所以A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这些空气质点包括空气分子和空气中的微小尘埃。
(2)图中B所示太阳辐射被云层反射回大气上界,表示 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而且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就越强。?
(3)在平流层中22-27千米的高度,有一个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
(4)二氧化碳、水汽、尘埃主要分布在大气的对流层,这些成分主要是吸收波长较长的辐射,如太阳红外线辐射、地面长波辐射等。?
(5)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夜晚主要表现为保温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地关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