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大气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很可能是阴雨天气 B.很可能是晴朗天气 C.不可能有上升气流 D.可能有下沉气流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中60°附近倾斜面为极锋,其上方为暖气团、下方为冷气团,因此说明甲地纬度低,位于30°N附近;乙地纬度高,位于90°N附近;①是暖气流,②是冷气流。
考点:气压带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回答:
(1)图中方框内是低压还是高压,用“高”或“低”填在图中。
(2)从空气的垂直运动来看:热的地区空气__________,冷的地区空气__________。
(3)从水平方向看:空气从__________气压流向__________气压。
(4)乙图的空气环流是因__________引起的,因此称__________环流。
参考答案:(1)甲图A上为高压,B、C上为低压,乙图A上为高压,A下为低压;B、C上为低压,下为高压。
(2)上升?下沉
(3)高?低
(4)地面冷热不均?热力
本题解析: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积聚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使A地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增大,形成高气压。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3年7月,高温热浪席卷我国19个省区市,高温日数20天以上的区域达18.9万平方千米。读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区受高温天气危害最大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大豆
D.甘蔗
【小题2】当天,乙地区最高气温也在40℃以上,下列叙述与该地出现高温天气无关的是( )
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B.沙漠地表,增温较快
C.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受伏旱影响最大的是水稻,故B正确;小麦为冬小麦,初夏已收割,故A错误;大豆主要分布温带,故C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不种甘蔗,故D错误。
【小题2】乙地区为塔里木盆地,夏季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故A正确;夏季太阳辐射强,沙漠地表,增温较快,故B正确;内陆地区不受副高影响,故C错误可选;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白昼时间长,内陆地区晴天多,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故D正确。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农作物分布,塔里木盆地夏季高温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