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乌江航道(乌江渡至龚滩)被规划为贵州省出省水运通道,也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全国水运主通道。乌江航道(乌江渡至龚滩)建设工程位于贵州省中部贵阳及黔南、北部的遵义、东北部的铜仁等地区。工程起点位于乌江上游乌江渡水电站,终点位于重庆境内的龚滩,航道全长406km,本次工程拟将其建设成四级航道,通航500t级单机动驳船,航道通过能力达到744.144万t以上,整治河段91.5km,整治滩险73个。
材料二:

材料三:贵州是我国冻雨天气灾害发生最多的省份,2012年年底到2013年年初,贵州发生了严重的冻雨天气,这次冻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强度大。
(1)贵州乌江渡到龚滩原河段通航能力差,请简述原因。(8分)
(2)分析修建此航道工程对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9分)
(3)试分析本次贵州冻雨天气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的原因。(9分)
 
	        2、单选题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1—2题。

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3、综合题  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内蒙古和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四省区10年中被开垦的草地和荒地总面积近200万公顷(其中开垦草地约120万公顷,开垦荒地约80万公顷),而实际新增的耕地总面积仅为100万公顷。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时采用了先进的________________技术手段,发现上述地区10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达开垦总面积的___________%。
?(1)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时采用了先进的________________技术手段,发现上述地区10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达开垦总面积的___________%。
(2)从气候的干湿状况分析,上述地区除三江平原属__________区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__区,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土地被撂荒地区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多项选择) A、禁止刨草毁林,杜绝滥垦B、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C、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D、引进耐碱作物,改良盐碱土E、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F、采用机械化耕作,禁止使用化肥农药G、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 
 
	        4、单选题  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中的“三北”不包括下列哪个区域(?)
A.东北
B.华北
C.长江流域
D.西北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东部,松辽平原西北部,目前大部分草地都已沙化。
材料二:1991~1996年,我国某研究机构在科尔沁沙地进行了放牧试验,试验分为3个放牧强度进行,即重牧(HG)(6只羊/公顷)、中牧(MG)(4只羊/公顷)、轻牧(LG)(2只羊/公顷),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左图为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变化示意图,右图为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场高度变化图。
(1)在放牧试验的最初2年,各放牧强度的物种丰富度均呈现??趋势;不同放牧强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但从第3年开始,?区的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4分)
(2)三种放牧强度中,?使草层高度明显下降;?使草层高度有所增加。(2分)
(3)材料二表明人们采用的环境管理手段是?(技术或生物或管理)。(2分)
(4)分析科尔沁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