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运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A.甲<丁 B.丙>甲 C.甲<乙 D.乙<丁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近地面气温高,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凸向低处,而在高空空气集聚形成高压,等压面凸向高处。近地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凸向高处,而在高空由于空气下沉形成低压,等压面凸向低处。据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丁→丙→甲→乙→丁,所以本题C正确。
【小题2】气温高的地方,气体上升,导致气压降低;气温低的地方,气体下沉,形成高压。据图可知:近地面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则甲地的气压低于乙地;高空同一高度处,丁地的气温高于丙地,则丙地的气压低于丁地;垂直方向上,永远都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故甲地气压高于丙地,乙地气压高于丁地,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读某城市一天中PM2.5变化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下列有关上图中PM2.5出现两个峰值的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A.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
B.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C.城市外围的秸秆燃烧
D.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扬尘
小题2: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中有利雾霾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从图中时间判断,这两个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段,正是上、下班的高峰期,路上车辆多,排放的尾气多,所以B对。工业活动排放废气多的时间段应是上班时间,不会在这两个时间段,A错。城市外围燃烧秸秆没有固定时间,也不会集中在某个时间去烧,C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扬尘最多的时间段也是在上班时间段,不是在上下班高峰期,D错。
小题2:雾霾天气的形成,一般是出现了逆温现象,空气流动性弱,或是由于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污染气体不易扩散造成。图中,①属于低压系统,污染气体扩散快,①错。③属于暖锋,有降雨天气,空气中污染物杂质少,也不易形成雾霾天气,③错。②是高压系统,盛行下沉气流,②对。④属于逆温现象,空气流动弱,污染物不易扩散,④对。所以选项B对。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地面和高空等压线面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图示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有关气旋与反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旋又叫低气压,在它的影响下常出现晴朗天气
B.反气旋又叫高气压,在北半球由中心向外逆时针方向流动
C.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D.蒙古高压是一种冷性反气旋,在它的影响下,天气寒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图2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1)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_。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平均气温(℃) | -7.4 | -3.9 | 1.9 | 8.1 | 12.4 | 15.3 | 17.3 | 16.6 | 12.3 | 6.6 | -0.3 | -5.7 | 6.1 |
降水量 (mm) | 1.2 | 2.2 | 7.0 | 19.0 | 43.0 | 59.2 | 88.2 | 74.0 | 54.4 | 20.5 | 3.9 | 1.2 | 373.8 |
参考答案:
(1)3 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 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 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 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泽等)
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4)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要结合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并分析表1中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气温变化情况,结合材料二中斑头雁的繁育过程分段作答。
据图2可知,从青海湖迁徙到雅鲁藏布江,时间从8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迁徙距离超过1 200 km,沿线经过5次停留。根据图2可知,沿途停留各地非湖即河,结合图1可知,所有停留地均在青藏高原上,故为高寒湿地环境。
南亚处于热带,纬度低;由图1可知,斑头雁越冬地主要为平原,海拔低;北部有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可以阻挡冬季寒冷气流南下。结合气候类型分布情况可判断恒河河口湿地及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
(4)由斑头雁迁徙路线可知,其穿越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地势高,气候寒冷,气流复杂。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分布、青藏高原和南亚地理地理环境、湿地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宇宙环境及其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