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2分)

(1)图中A处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了什么问题?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2)图中B处河流封冻日数H的取值范围是?。(2分)
(3)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简要分析其成因。(6分)
(4)近年来,我国已停止了在C地区的农垦项目,简述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6分)
(5)A地东西两侧的自然景观差异很大,近年来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请指出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及原因。(10分)
参考答案:1)说明A处河流封冻日数少于同纬度附近地区(2分)。A处位于大兴安岭东坡(2分),处在冬季风的背风坡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弱(2分),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附近地区(2分)。
(2)160日<H<180日(2分)
(3)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②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2分);③有冻土层分布、下渗弱,地表积水多(2分);④水系发育(2分);⑤河流有凌汛(2分)。(①、②点必答,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
(4)①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2分);②恢复湿地的蓄水、调节气候功(2分);③调节河流径流量,维持河流水与地下水和湿地之间的水循环和水平衡(2分)。
(5)A地西侧为内蒙古高原,其生态环境问题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2分);产生的原因:①人口不断增加、草场载牧量不断增加,导致草场超载(2分);②人们垦荒、樵采等草场的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2分);③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土地此生盐碱化和植物因缺水而枯死(2分);④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而降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燥(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应用。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则,说明A处河流封冻期比同纬度地区短,原因从地形方面分析。(2)根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规则可知,B是介于140—160之间的闭合等值线,所以是大于大值。(3)沼泽的成因从地形、气温、凌汛、冻土等方面分析。(4)湿地的生态意义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水循环等方面分析。(5)A是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以西是内蒙古高原,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原因从人口、破坏植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共4 9)读图表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吐鲁番和哈密盆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分析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的气候差异及原因。(12分)
(3)A处风能资源丰富,原因是什么?
(4)博斯腾湖和艾丁湖同属于内流湖,但博斯腾湖属于淡水湖,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断裂陷落形成的
(2)①吐鲁番最热月气温高于乌鲁木齐年较差大于乌鲁木齐。原因:吐鲁番位于盆地,地势低,热量不易散失;位于天山山脉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②吐鲁番最冷月气温高于乌鲁木齐,年均温高于乌鲁木齐。原因:吐鲁番位于天山山脉南侧,受冬季风影响小。③吐鲁番年降水量少于乌鲁木齐。原因:此处带来较多水汽的盛行风主要为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和来自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吐鲁番位于天山山脉的背风坡,乌鲁木齐位于迎风坡,所以吐鲁番的年降水量少于乌鲁木齐。
(3)A处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风速大;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的温差大,气压梯度大;A处位于天山山口(鞍部)狭管效应显著。
(4)博斯腾湖不仅有河流注入,而且有河流流出,盐分积累少。
本题解析:
(1)吐鲁番和哈密盆地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向北移动,青藏高原又推动了塔里木地块向北挤,在天山一带发生褶皱和断裂而形成。
(2)解析该题主要从吐鲁番与乌鲁木齐和天山山脉的位置关系来分析,吐鲁番地势低,纬度低,在天山的南侧,乌鲁木齐则相反。由此可得①吐鲁番最热月气温高于乌鲁木齐年较差大于乌鲁木齐。原因:吐鲁番位于盆地,地势低,热量不易散失;位于天山山脉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②吐鲁番最冷月气温高于乌鲁木齐,年均温高于乌鲁木齐。原因:吐鲁番位于天山山脉南侧,受冬季风影响小。③吐鲁番年降水量少于乌鲁木齐。原因:此处带来较多水汽的盛行风主要为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和来自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吐鲁番位于天山山脉的背风坡,乌鲁木齐位于迎风坡,所以吐鲁番的年降水量少于乌鲁木齐。
(3)风速大小主要受气压梯度、离源地远近和局地地形影响。 A处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风速大;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的温差大,气压梯度大;A处位于天山山口(鞍部)狭管效应显著。
(4)淡水湖与咸水湖的成因主要和盐分的积累有关,与内流胡和外流湖没有必然关系。博斯腾湖不仅有河流注入,而且有河流流出,盐分积累少。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读图,说明左图中的A地与右图中的B地等温差线在凸出方向上有何不同,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2)该图中洛杉矶所在的地区的自然带为?。B所在国家与C地区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试分析两地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条件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1)A地等温线向北(高纬)凸 (1分)? B地等温线向南凸(1分)
影响因素:A地为山地(1分)? B地为平原(1分)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分)?商品谷物农业(1分)
相同:平原地形(1分)?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1分)水源充沛(1分)
机械化程度高(1分)
不同:B地区农业技术水平更高,农业专业化水平高(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比较分析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1)直接读图即可,图示A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反映地形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而B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受冬季风影响强,年温差大。(2)洛杉矶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故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图示B位于美国,C我国我国三江平原,为主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地区;注意“异同”需要指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影响农业发展的共同点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和机械化生产反映;但美国的科技水平和专业化程度高。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等高线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D在E的?方向,F点的海拔高度是?米。
(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米。
(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 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C。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用于筑坝修水库,你认为在何处较合理?
理由是?。
参考答案:
(1)正南 900 (2)800 (3)26.6℃
(4)A ?①A处峡谷以上的盆地比B处淹没损失少,没有较大城市等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即可判断方位;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再结合等高线变化规律,可判断F处海拔为900米。
(2)C悬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根据(n-1)200<h<(n+1)200公式可知相对高度范围是:大于或等于400米、但小于800米,即最高不会超过800米;
(3)山峰E的海拔高度介于1300至1500米之间,而城市高度为400米,则高差介于900至1100米之间,即温度差介于5.4~6.6℃之间;则当城市气温为32℃时,山峰E气温不会高于26.6℃;
(4)B处若修建水库,就会把城市和铁路淹没,经济上损失太大而不适宜在此建。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该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图最有可能是_______月(1或7)的地面天气形势图。就气流状况而言,A地受___________控制,B地区气流运动以__________为主(上升或下沉)。
(2)近日,将有__________锋从E地过境。C地在锋面过境时,天气将会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C地在锋面过境后,天气将会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3)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在C、D两地的暖空气被迫抬升的是_____________地。
(4)此时,M地的风向为_________风。
参考答案:
小题1:1月(1′) ; 反气旋(1′); 上升(1′)
小题2:暖锋(1′)?
阴天、刮风、下雨(雪)、降温(1′)
气压升高、气温降低、湿度降低、天气转晴(1′)
小题3:C (1′)?
小题4:偏北风(西北风)(1′)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亚欧大陆上被高压控制,故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图示A处中心气压较四周高,故判断为高压中心,从气流状况看为反气旋。B地中心气压较四周低,判断为低压(气旋),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
小题2:图示E附近有暖锋即将向E处移来。而C处为冷锋即将过境,将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降温天气。冷锋过境后,则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小题3:暖锋为暖气团主动进攻,而冷锋为冷气团主动进攻,则暖气团被迫抬升。
小题4:直接根据图示的气压高低分布,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风向斜穿等压线,画出M地的风向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的落实,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示的等压线分布判断锋面性质和天气变化特征、风向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