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①光照充足②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③产棉区地形平坦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图示区为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降水少,主要的水源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B对,A错。根据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可以判断是河水补给湖泊水,C错。地下水与河水是相互补给,不是主要补给水源,D错。
小题2:根据图乙分析,该地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所以光照充足,①对。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②对。产棉区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不是成为世界重要棉区的优势条件,③、④错。所以B对。
小题3:产棉区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①对。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②对。该地降水少,水土流失问题少,③错。植被破坏不是对土地资源的影响,④错。所以A对。
小题4:L湖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气温年较差变大,降水减少,A错。气温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湖底盐分出露地表,盐尘暴频发,B对。湖泊面积减小,可能形成地下水补给湖水,不会影响地下水水质,或地面沉降,C错。灌溉水源减少,农业减产,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小题2: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太行山南段东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 月份,C对。该地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A错。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B错。该地位于半湿润区,D错。
小题2:两同属于一种气候,位置相邻,气候特征相同,所以不可能没有降雨,降雨量应该相差不多,A错。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但不会全部吸收,没有地表径流入水库,B错。降水下渗多,也一定有地表径流,不会没有入水库径流,C错。只能是人为因素,截断了水流,D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以及表等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东西两侧,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更充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此时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河位于非洲南端,则此时最有可能是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季。
(3)图中该地区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缓解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表中可反映出的水荒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坡度小(较缓),植被覆盖好
(2)地下水补给河流 冬
(3)过度开采地下水 节约用水、雨季回灌
(4)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差异大
本题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了陆地水体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及水循环、地下水利用中的问题以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第(1)题,观察并比较两侧的地表状况差异,植被覆盖良好有利于涵蓄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第(2)题,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有互补关系。第(3)题,观察城镇地区地下水水位状况,分析原因与措施。第(4)题,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非洲大陆图,图中数值为各对应点所示地 年降水量,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大陆赤道附近东部年降水量明显少于西部,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太阳辐射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
【小题2】结合非洲大陆各地年降水量分布情况,下图中表示非洲地表水资源分布较为准确的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依图判断,赤道附近东部为东非高原,海拔高,对流弱,降水少,故选B项。
【小题2】从非洲大陆各地降水量数值及图例分析,索马里半岛降水少于500mm,非洲西南部为沙漠气候,降水少于500mm,除此之外的撒哈拉以南非洲降水量大于500mm,因此B项正确。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影响降水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生产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