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河流6月和9月流量较大,该地这两个月降水较多,结合选项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最符合条件,故D正确。
【小题2】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水库,由于水库的调蓄作用,会使河流流量平稳,M和N更接近相同,历时曲线上M右移,N左移,故D正确。
考点:水位变化曲线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增大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是错误的,因为暖流与寒流是相对而言的;暖流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洋流的温度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海水温度,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其温度低于流经海区的海水温度。根据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即使低纬度海区的寒流,温度也高于高纬度海区的暖流。洋流在低纬和高纬之间流动,使高低纬度之间不断进行着热量输送和交换,从而减小其温差,故B、C两项错误。在近岸海区,由于海水温度受陆地的影响比较明显,故水温的年变化幅度大于同纬度的大洋中部,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小题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有增有减,并非持续减少,A项错。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状况基本一致。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有增有减,不是逐年减小。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的是2010-2011年。
小题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较大,原因可能多种,但起决定性的原因是该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分析,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透水材料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和下渗,随之蒸发量减少,故选B。
考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生产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