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与地图》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分布图。
【小题1】根据图中的两条纬线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故等温线b的数值小于a;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偏南,为南半球的夏季,所以图示月份为1月份;图示区域的温度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所以图示区域为陆地。
【小题2】甲地位于30°—40°S的大陆西岸,最可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和该地区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示地区能见到的景观是2.从可持续发展考虑,本区位于260米的地方最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椰林树荫,水清沙白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E.种植水稻
F.种植小麦
G.种植柑橘
H.种植香蕉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据可知是丘陵地区,根据表格可知是亚热带地区,故选择D。
2、?在亚热带的260米的丘陵地区种植柑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便道①②③④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坡度最小
B.②处坡度较①处大
C.③处坡度较④处大
D.④处坡度最大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乙处可看到甲地
B.甲、乙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600米
C.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且流向为自西向东
D.图中河流的主干由南向北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坡度的大小主要是根据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进行判断,密度越大坡度越大。便道①②③④中,④处的等高线是最密集的。
【小题2】甲处和乙地位于不同方向上的山坡上,其间有山脊阻挡,所以在甲处不能看到乙地,A不正确。根据图中比例尺可计算出水平距离约为600米,B答案正确;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原理,丙处为谷地,可能有河流发育,根据指向标可知,河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C正确;根据干支流分布,可知图中河流的主干由南向北流。
考点:等高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水的运动》高频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