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5分)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同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丈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阎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所在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6分)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简析该区域河流的主要特点。(4分)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7分)
2、综合题 材料三?西藏经济结构变化图(图14)

(3)据图说明西藏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5分 )
(4)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西藏发展清洁能源的自然优势及成因。(6分)
3、综合题 纺织和服装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跨国生产一般是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美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最有可能向表格中所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转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的纺织、服装企业在亚洲地区的转移方向是:先转向________________,再转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使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这种现象会对日本经济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题 读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每空1分)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指出:
甲地应为:________ 气候,乙地应为:________气候;
两地降水的明显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方面,山脉以西主要发展________(选择填空)。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种植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