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5分)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同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丈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阎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所在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6分)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简析该区域河流的主要特点。(4分)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7分)
参考答案:
(1)位置:毗邻中亚,东西接壤,中纬度地区,我国西北;地形:盆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植被:荒漠为;水文:内流河为主,流量小,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矿产资源丰富。(6点,6分)
(2)位置:东西接壤;地形:洪积扇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4点,8分)
(3)内流河为主,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流程短;易断流。(4点,4分)
(4)位置:毗邻中亚、西亚,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具有特色的畜牧业和林果业,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利于产业发展;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第1点3分,后面每点1分,共7分)
本题解析:
(1)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等方面。读图分析,M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距离海洋远,毗邻中亚,属于中纬度地区。盆地地形,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荒漠植被,河流属于内流河,流量小,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矿产资源丰富。
(2)从位置分析,M城承东启西,起枢纽作用。位于山麓冲积、洪积扇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生存条件较好,形成城镇。
(3)该地区河流以内流河为主,根据图中河流用虚线表示,说明有断流或中途消失,是内流河。水源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流程短。
(4)N城毗邻中亚、西亚,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便于与国际社会交往。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工业产业发展。具有特色的畜牧业和林果业,农业基础较好,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改善,国家政策支持。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材料三?西藏经济结构变化图(图14)

(3)据图说明西藏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5分 )
(4)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西藏发展清洁能源的自然优势及成因。(6分)
参考答案:(3)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快速上升,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5分)
(4)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风力大,风能丰富;沼气原料丰富,可发展沼气。(答出三点即可,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纺织和服装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跨国生产一般是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美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最有可能向表格中所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转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的纺织、服装企业在亚洲地区的转移方向是:先转向________________,再转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使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这种现象会对日本经济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巴西;墨西哥;巴西、墨西哥工资水平低,距离美国较近
(2)香港;中国内地
(3)产业出去多、进来少,使得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进而导致失业率增加,市场萎缩,外国资本更不愿进来,出现恶性循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每空1分)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指出:
甲地应为:________ 气候,乙地应为:________气候;
两地降水的明显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方面,山脉以西主要发展________(选择填空)。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种植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