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1、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2、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
[? ]
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题。
1.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3.当地处于雨季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风向是
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18℃
C.夏季降水丰富
D.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E.热带季风气候
F.温带大陆性气候
G.温带海洋性气候
H.地中海气候
I.东北风
G.东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参考答案:1. D
2. A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可知:该地雨型属于夏雨型,即高温期与降水期基本一致,故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选项D。?
2.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从气温、降水数据上可知该地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3.当地处于雨季时,北半球为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盛行风向是东南风。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本题即可作答。
【方法技巧】表解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步骤
依据
气温或降水因素变化
结论
①判断所属的南、北半球
平均气温最低月或平均气温最高月
6、7、8月气温高或12、1、2月气温低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或6、7、8月气温低
南半球
②判断所属的热量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或最热月平均气温
最冷月均气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0~15℃
最热月均温>25℃
亚热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2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0℃
最热月均温20℃以上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
最热月均温10~2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最热月均温<10℃
极地气候
③确定气候类型
降水季节分配类型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极地气候
夏雨型
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海昼短夜长
B.地球绕日公转速度较慢
C.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全球气压带向极地移动。根据地球顺时针旋转,极点为南极点,说明气压带向南移。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光的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斜射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故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大气的削弱作用判断天气实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冰川因全球气温上升而逐渐消融时,其搬运的土石碎屑也因堆积而成各种堆积地貌。下图为某地的冰川堆积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由图所显示的信息可知,当年冰川流动方向大致为2.若全球冰川继续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东南→西北
B.西南→东北
C.两北→东南
D.东北→西南
E.沿海平原扩大
F.陆地淡水减少
G.极地高压增强
H.植被类型增多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由图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可看出,图示地区西北部较高,由此可判断冰川流动方向应是由西北向东南。
2.冰川是固态淡水资源,它的大规模融化可导致陆地淡水减少。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