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②居民点位于河流的凹岸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②⑤两居民点间的高差可能为50m D.由⑤居民点取直线攀登M山最近且最省体力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中800和400米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可知,该图为两个山顶,A为两个山顶之间的鞍部,故A错误。B为山地,CD处登高线凸向低海拔区,EF处等高线凸向高海拔区,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可判断CD为山脊,EF为山谷,故C、D也正确。
【小题2】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可知,该图等高距为200米,则B山峰的取值范围为1000-1200米,左侧山峰的海拔取值范围为1200-1400米,相对高差为0-400米,根据垂直气温递减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可计算出两山峰的温差为0-2.4℃,故D正确。
【小题3】认真审题干,考查的是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图中G处为陡崖部位,是600米和800米两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所以陡崖崖底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为400-600米,崖顶的取值范围为800-1000米,所以陡崖的相对高差的取值范围为200-600米之间。故C正确。
考点: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有关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且都位于北半球的同一条经线上,当夏至日太阳位于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为50°,那么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24000000
B.1:3000000
C.1:500000
D.1:1000000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阳位于上中天时为两地的正午,此时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10°,说明两地纬度相差10°,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11×10km=1110km。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据此可计算出该地图的比例尺。
考点:经纬网图中距离的计算、比例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小题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一个岛
B.两个岛
C.三个岛
D.无岛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等高线示意图分析,沿AB线,两条线的交点两侧等高线凸向高值,说明其两侧地势较低,应为山谷,则交点处地势较高,所以对应右图中的②点;沿MN线,该点两侧较高,均在250m以上,则交点处地势较低,对应右图中的④点,故选D。
小题2:从等高线示意图分析,海拔150m以下的区域将被淹没,其范围形成水带,而其中没有高地出露,形不成岛屿,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