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10分)

(1)据图11.1回答,珠三角在工业化第一阶段的主导产业为什么是轻工业??
?。珠三角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为加强工业基础要积极发展?。(3分)
(2)据图11.2回答,简述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是:?。试解释这一变化:?。(3分)
(3)珠三角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侨乡为其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什么好处??
?。(1分)
(4)上世纪末,本世纪以来,外商在珠三角的投资热情下降,在长三角投资热情上升。这是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1)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劳力资源丰富?重化工业。(3分)
(2)轻纺工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政策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3分)
(3)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为推动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分)
(4)产业基础薄弱、市场腹地小、科技实力弱、政策优势不明显。(2分)
本题解析:(1)第一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当地的产业基础薄弱,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引进外资而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要为轻纺工业。而珠三角的轻工业发达,重工业比重低,故在产业调整中应加强重化工工业的比重。(2)直接从图11.2分析即可,原因主要从20世界90年代当地区位因素的变化,由于经济基础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优势减弱,政策优势减弱,故实施了产业升级,(3)侨乡主要利于引进外资,而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4)主要从珠三角近年来经济发展中的不利条件和长三角的有利区位条件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指掌握我国区域发展的概括和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思维,本题还可结合珠三角的农业生产和该地区的产业转移等方面考查,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5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674公里。读该图回答问题。
1.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2.西气东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又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
①从长远考虑,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发展的需求?
②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
③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
A.地形因素
B.交通运输条件
C.城市分布
D.工业基础条件
E.①②④
F.②③④
G.①②③
H.①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天然气管线选择考虑的经济因素主要是城市分布。
2.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天然气资源的市场需求量大。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关于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扩大温带水果种植面积
B、大力发展陡坡地种植业
C、进一步扩大商品粮基地规模
D、重点发展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下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的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______%和_______%。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____________。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______,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______。
(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
(2)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
(3)图3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
(4)第三产业。
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的提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