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①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强?②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 ③大气反射地面辐射增强?④大气逆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单选题 ?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澳大利亚已面临“百年大旱”。2007年4月,权威人士提出“若近期内没有足够的雨水,即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并读图,回答1—2题。
1、“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影响最深远的地区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
A、国际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3、单选题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
B.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C.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D.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逐渐减弱
4、单选题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集中,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形成了国家级的重化工基地。回答问题。1.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市地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2.从重化工生产的特点看,其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①水运?②高速公路?③航空?④铁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E.①③
F.①④
G.②③
H.③④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2:?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6分)
(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6分)
(3)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4)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4分)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文化景观》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