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二)
A.背斜顶部受张力破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具有层理构造的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两大特征。B正确。
【小题2】图中岩层分布不连续,可看到两大断层,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地堑,中间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C正确。
考点: 岩石类型、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质学家在喜马拉雅山的一块岩石中找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块岩石可能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片麻岩?
D.石英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有关地壳垂直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岩石发生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和弯曲变形
B.可以形成裂谷或海洋
C.会使地表受挤压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
D.使地壳发生隆起或者凹陷,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壳在不断地运动,按运动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垂直运动又可称为升降运动,其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从而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河流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小题2】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甲处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形成冲积岛。该地貌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作用、河流含沙量大和入海口潮差小等因素有关,而与中游落差小无关。答案选A。
【小题2】3月21日之前太阳直射点都在南半球,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白昼持续时间长,①对。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海拔高、冰川厚,9月份平均气温较低,②错;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温度低,气压高,③对;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海拔高,冰层厚,④对。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极点的太阳光照情况与自然环境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