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六)
A.A地、D地? B.B地、D地? C.B地、C地? D.A地、C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2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分析。
小题1:结合甲乙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表示苏伊士运河;乙表示巴拿马运河;B项甲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乙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小题2: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当,且位于地球俯视图上,连接两点的直线即最短航线,可分解成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分别来看,东西方向:结合北极上空逆时针的自转方向,从甲到乙与自转方向相反为向西;南北方向:从甲到乙,先接近北极点,后远离北极点,故先项北再向南。结合起来看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07年1月30日至2,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根据图1、图2和材料回答问题。
(1)访问首口,八国首都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甲、乙两湖为世界著名深水湖,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2中A、B区域年降水量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
(3)说出北非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并分析矿产资源的开发的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l)卢萨卡?地壳断裂下陷(或地处东非大裂谷带内)
(2)地处赤道低压带;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西南风与海岸线垂直;沿岸(几内亚)暖流经过;高原山地抬升。
(3)石油和磷矿。
有利因素:石油和磷矿资源丰富;靠近世界重要航线,与世界主要市场联系方便;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不利因素: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低,气候干旱。
本题解析:(l)从南回归线到赤道共计23°26′,太阳直射点移动所用时间为3个月,可求出太阳直射点每月移动约7°50′,l天约16′,则l月30日太阳直射点在23°26′S一10°=13°26′S,卢萨卡位于15°S,距太阳直射纬度最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由经纬度可知,甲、乙两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断裂带内,是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的深水湖。
(2)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从大气环流、洋流、地形等角度考虑。由图知,该地为非洲赤道地区西海岸,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转向形成的西南风正好与A、B两地海岸线垂直,西南风经过几内亚湾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后又被高原山地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所以A、B两地降水特别丰沛。
(3)回顾教材可知,北非的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石油资源丰富,摩洛哥的磷矿储量丰富;影响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因素主要从资源储量、交通、市场、技术、劳动力及自然条件考虑。回忆教材中北非的地理特征,可知该地石油和磷矿资源丰富,国际市场对其需求量大,该地又处于世界重要的航海线上.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但该地劳动力素质低、技术落后、气候干旱,是开发的不利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沿30°纬线圈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20—22题。
小题1:图中占有板块?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A.干旱、能源和资源问题
B.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
D.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壳物质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