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有月球和地球,故应该是地月系,总星系包括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其中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故选C。
【小题2】根据图中时间可知,嫦娥二号的发射时间为10月8日,此时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读乙图可知,①为秋分日,②为冬至日,③为春分日,④为夏至日,故嫦娥二号发射期间位于①—②之间。
考点:该题考查天体系统和地球公转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八大行星轨道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夹角不大,说明八大行星运动具有( )
A.安全性
B.共面性
C.同向性
D.近圆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包括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八大行星轨道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夹角不大,说明八大行星运动具有共面性。所以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在气圈的流星体,同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叫做流星现象。若进入大气层时迎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与空气的相对速度更高,摩擦产生的温度也更高,就更亮。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箭头表示流星体进入大气层的方向。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如图所示,如果闯入大气圈的流星体质量、大小和物质组成相似,那么从地球上观察流星较明亮的时间是
A.上半夜
B.下半夜
C.午夜时分
D.无法判断
【小题2】此时图中甲点时间为
A.3月21日6时
B.6月22日6时
C.9月23日18时
D.12月22日18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因为若流星体进入大气层时迎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与空气的相对速度更高,摩擦产生的温度也更高,就更亮;上半夜是顺着地球自转和分转方向,而下半夜是迎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选B正确。
【小题2】地球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是一致的,都是自西向东;图示是逆时针,应是北半球;此时昼夜平分,应是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甲处在晨线上,是6:00。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局部),回答题。
1.该海域位于2.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①②③④四处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低纬度
C.北半球中高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I.①
G.②
③
④
④为北太平洋暖流
①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③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
②③是暖流,①④是寒流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4.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且呈逆时针,故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
2.结合上题分析,图示②为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南赤道暖流;④为受南半球中纬西风影响而形成的西风漂流,属于风海流,而①③属于补偿流。
3.该地区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故①洋流可能形成上升补偿流,而利于形成渔场。
4.该环流位于南半球,故A错误;①处洋流为寒流,等温线应符合“凸高为低”,即向温度较高的低纬地区凸出,故B错误;③处为暖流,等温线应符合“凸低为高”,即等温线向温度低的高纬地区(向南)凸出,C错误;结合图示②表示南赤道暖流;③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故判断为暖流;④表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①自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流,属于寒流。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和影响。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但多基础性试题,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画图比较全球世界大洋环流的分布;②掌握全球风带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③掌握全球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④结合洋流的性质判断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等。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
A.银河系
B.太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城市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