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四)
(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每年9月7日前后为“白露”节气,届时我国多数地区昼夜温差往往为全年最大。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叶或花瓣上,早晨的阳光照射,看上去洁白晶莹,因而得“白露”美名。 |
参考答案:小题1: D
小题1: D
小题1: B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B地一定为8℃以下,A地与B地最大差值可达12℃,温差从东南向西北递增。故选D。?
小题2:日较差大表明白天温度高,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晚上温度低,利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从而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故选D。
小题3:图中A地为非季风区,地处内陆,温差大;B地为季风区,温差小。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中的箭头及序号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问题。1.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增加时
a.箭头①增强?b.箭头②增强?c.箭头③增强?d.箭头④增强2.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多,主要与图中的哪个箭头有关
A.abc
B.bcd
C.ad
D.bc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于近地面大气中的云层和水汽增多,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a正确;晚上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d正确。
2.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强主要是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故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东北地区4月初某时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甲地最可能的天气状况是
A.连续性降水
B.狂风暴雨
C.温暖晴朗
D.高温晴朗
小题2:最可能发生沙尘天气的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符号判断,甲处位于暖锋锋前。暖锋降水在锋前,所以甲地的天气状况可能是连续性降水,A对,C、D错。狂风暴雨是冷锋天气的特征,B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甲地正在降雨,没有沙尘天气,A错。乙地刚降雨结束,地面湿润,不会有沙尘天气,B错。丙位于冷锋锋前,冷锋降水在锋后,此时,丙地风力强劲,地面干燥,可能有沙尘天气, C对。丁地位于冷锋后,正值有降雨天气,不会有沙尘天气,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北半球某地锋面气旋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P1、P2、P3三条等值线的数值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出现在? ________________(近地面、高空) 。
(3)甲锋面属________ 锋,乙锋面属__________锋。
(4)A、B两点的风向:A点为____________风,B点为___________风。
(5)A、B、C、D四地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__,能产生降水的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P3<P2<P1?
(2) 锋面气旋?近地面?
(3)冷?暖?
(4)偏南?偏北?
(5)A? C、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