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水的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资金高度集中 B.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特别高 C.发展的历史悠久 D.分布于小城镇甚至农村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区在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所以主要补给水源是冬季的大气降水。选择B项。
【小题2】本题考查的是一般的新兴工业的特征。主要是轻工业为主,规模以中小型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分布小城镇甚至是农村等特征。选择D项。
【小题3】本区是新兴工业的特征。主要是轻工业为主,规模以中小型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分布小城镇甚至是农村等特征。我国的工业特征中符合的是乡镇企业的发展。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叶尼塞河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大河之一。每年冬天临近时,在其河流入海口地区可以看到大批俄罗斯的标志——大型食肉动物北极熊在此聚集。读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叶尼塞河的河水最主要补给方式是
A.雨水补给
B.贝加尔湖湖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小题2】每年冬季临近北极熊在其入海口附近聚集,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入海口地区沉积物多,北极熊的食物种类丰富
B.入海口地区地形平坦,便于北极熊活动
C.入海口地区海水盐度小,海水最先冻结,便于北极熊捕食冰层下面冬眠的海生动物
D.入海口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便于体积庞大的北极熊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叶尼塞河纬度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流域内降雨少,A错。湖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水量稳定,叶尼塞河水量季节变化大,B、C错。该地冬季受西风影响,降雪多,春夏季融化,是主要补给水源,D对。
【小题2】北极熊的食物是动物,而不是沉积物,A错。地形不是影响北极熊活动的主要因素,B错。入海口地区海水盐度小,海水最先冻结,便于北极熊捕食冰层下面冬眠的海生动物,C对。入海口处纬度高,温度低,D错。
考点: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影响北极熊集聚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70°,则有关洋流P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大陆沿岸的热带荒漠向北延伸
B.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
C.使洋面降温,海风冷却,降水减少
D.每年都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小题2】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有关洋流Q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B.减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C.减缓了北上海轮的航速
D.沿岸地区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了洋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甲地的经线约为70°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南美洲的西部海岸区,P洋流为秘鲁寒流。厄尔尼诺现象不是每年都会出现的,它是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导致的。
【小题2】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洋流Q为日本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洋流的大规模运动会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北上海轮与洋流行进方向一致,可以提高海轮航速;沿岸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考点:洋流
点评:洋流的分布需要数量掌握,模式为8/0,难度较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该地植被减少,蒸腾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A.降水增加
B.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下径流增加
小题2:欲增加该区域年降水量,可行性较差的措施是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增加水汽输送量
D.修建小型水库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地表植被减少,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的水少,地下径流会减少,D错。但是下渗的少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雨季径流量增大,径流季节变化大,B对。植被减少,蒸腾减弱,可能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减少,A错。植被减少与水汽输送无关,C错。
小题2:森林有调节气候的功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可能增加该区域的降水量,A、B可行。修建小型水库,该区域空气中的水汽增多,也可能形成较多的降水,D可行。水汽输送是风吹送过来的,不是人工完成的,用人力去改变风力、风向,可行性效果较差,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如图是“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⑤⑦
C.②⑤⑦⑨
D.③④⑦⑧
【小题2】对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 )
A.①
B.⑦
C.⑧
D.⑨
【小题3】M地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暖流经过
B.寒流经过
C.底部海水上升
D.寒暖流交汇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从①到⑨洋流分别为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寒流)、秘鲁寒流。其中属于暖流的有①②③⑤⑦。
【小题2】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受⑨寒流影响。
【小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位于②、⑥洋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使海水扰动,底部营养物质上涌到表层,适宜海洋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寒暖流交汇还形成水障,使的此处鱼群聚集,形成渔场。
考点: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