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水的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a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B.b洋流可以将污染物扩散到巴西沿海 C.c洋流水温较高,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安全 D.d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的3个洋流圈分布看,此图为南半球的洋流模式图。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A错;大洋西岸的洋流流向均为自北向南,B错;大陆东岸的洋流均属暖流,C错;大洋环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D对。答案选D。
【小题2】从经纬度位置看,a洋流位于南太平洋海区的东部,附近由于有上升流出现,有世界著名大渔场—秘鲁渔场,A对;b洋流为南印度洋的南赤道暖流,不会将污染物扩散到巴西沿海,B错;c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从性质上看属于寒流,水温不高,C错;d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D错。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小题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
【小题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题图中可以得出海拔高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海拔较高处的甲降水量较多,海拔较低处的乙降水量较少,因而,影响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条件,故B正确。
【小题2】从题干和题图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该地区因纬度较高,乙地的海拔较低(位于平原),春季多发寒潮、低温冻害灾害,故B正确。
【小题3】读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部,东北地区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河流以冰雪融水和降水为补给,流程长,流量大,含沙量小,故C正确。
考点:地形与降水;气象灾害,河流水系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据此回答9~10题。
小题1: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小题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热带雨林对水循环的影响。根据图示亚马孙地区的降水水汽50%来自于雨林的蒸发和蒸腾。水分被带离亚马孙地区是因为径流及其他因素,对该地降水影响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雨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雨林能够参与全球的水循环,影响全球水能平衡,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当地的地理环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请回答题: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
小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组成水的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的是(?)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⑦
小题2: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A.②
B.④
C.⑤
D.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循环通过蒸发、输送、降水和径流四个环节实现,可分为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在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内陆循环,内流区域只存在内陆循环。海陆间循环能促进陆地上淡水的更新和再生,内陆循环对沙漠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
小题2: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地表径流施加一定的影响,如南水北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水循环的分类与各类水循环的主要环节。(2)明确南水北调是人类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水的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