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对甲、乙两地能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E.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F.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G.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H.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I.甲地石油比乙地丰富
G.乙地水能比甲地丰富
甲地太阳能比乙地丰富
乙地太阳能比甲地丰富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降水量线的综合分析。
1.图示等降水量向北凸出,反映“凸低为高”,结合当地的地形,为雅鲁藏布江谷地,利用西南季风的深入。
2.图示河流为雅鲁藏布江,其成因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东非大裂谷为板块内部的张裂,为内力作用的结果,故B错误。
3.图示乙地的降水量明显少雨甲地,故晴天多,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和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8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和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北的年降水量小于800mm,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既有冬小麦,也有春小麦,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为特色,华北为落叶阔叶林。该线以南的年降水量大于800mm,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华中地区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华南为热带季雨林。造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纬度位置的不同,而导致气候出现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问题。
1.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2.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交通便利 ②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
③矿产资源丰富④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 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E.①②
F.①④
G.②③
H.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A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区位指数较高是因为交通、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等多项社会指标具有优势,而资源相对不足,B错误。丙地为我国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支离破碎,联系不便。另外河湖众多,水土流失较严重,所以区位指数较低。D错误。乙地区为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地区,或高寒或干旱,自然环境恶劣,故区位指数低,C正确。
2.甲区域为广东省,区位指数大于40,是因为位于沿海地区,具有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等。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主要区域差异和利用图示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文明遗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降水少,气候干旱;楼兰遗址(罗布泊)
(2)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3)土壤侵蚀严重;山地、丘陵地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严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4)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肥力降低;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限制高硫煤的开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近期提出,要在2012 年使全省粮食总产登上1000 亿斤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 亿斤。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是
[?]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油菜籽和甜菜
D.水稻和花生
2、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
3、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答案:1.B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