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20-01-08 14:19:00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能够满足游客“人文之旅”的旅游线路是 A.南极探险之旅 B.肯尼亚野性之旅 C.埃及探秘之旅 D.马尔代夫梦幻之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美国、日本、巴西、印度四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均资源拥有量指数相关示意读图11,回答 题。
 小题1:.序号与所代表国家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A.①美国 ②印度 ③日本 ④巴西 B.①日本 ②印度 ③巴西 ④美国 C.①日本 ②巴西 ③印度 ④美国 D.①美国 ②巴西 ③印度 ④日本
| 小题2:.序号代表的国家中,其首都政治职能与经济职能尚未分开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从四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和日本是最高的,结合人均资源拥有量,则④为美国,①为日本;巴西和印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因印度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少,故②为印度,③为巴西;四个国家中只有日本的首都东京其政治职能与经济职能尚未分开。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东盟是指东南亚国家联盟,由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十国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盟各国均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B.东盟国家多以农林矿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 C.东盟对外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 D.东盟是全球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东盟各国有热带季风气候,也有热带雨林气候;东盟对内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全球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欧盟。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6分)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河段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二: A城市水文站的径流统计表
 (1)图示河段流域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该河段流域范围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2分) (2)该河段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具有过渡性特征:其气候方面主要表现为从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过渡,地形方面主要表现为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过渡。(4分) (3)根据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以及该趋势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针对该流域在农业生产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6分)
参考答案:(1)地势西高东低?地形(2分) (2)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平原?高原(4分)? (3)上游来水逐年减少(1分),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状况(1分)?上游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2分) (4)土地荒漠化(或水资源短缺)(1分) 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还牧;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利设施(5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地势分布特征直接从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判断。河流的流域面积主要受地形因素因素,水往低处流分析。(2)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该河流位于东北平原的西部,故为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度,地形上看以东为东北平原,以西为内蒙古高原。(3)材料反映上游来水量不断减少,故断流出现逐渐增多,主要由于上游地区的生产生活大量用水。(4)结合图示的沙丘分布,判断由于上游来水减少,故河流下游水量减少,而导致荒漠化扩展,解决措施主要从对河流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减少上游的用水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读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岛已成为了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其冬季蔬菜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可能是什么?(4分) (2)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湖水面面积大幅度减小,而青藏高原上一些湖泊面积却在不断增大,请分别说明其原因。(4分) (3)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已跃居世界第一。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汽车基地构成了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请运用区位理论分析“汽车工业走廊”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1)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量少,干旱影响蔬菜生产;(2分) 冬季强寒潮天气带来的低温影响蔬菜生产。(2分) (2)青藏高原上一些湖泊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雪融化,(2分) 湖泊水补给量增大;洞庭湖水面减小主要是因为围湖造田,(2分) 其次是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3)“汽车工业走廊”位于长江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其用地、用水充足;(2分) 长江流域内(耕地、煤、气、金属矿等)各种资源丰富,(水火核电等)能源充沛;(2分)流域内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汽车工业走廊”临近市场;(2分) (宝钢、马钢、武钢和重钢等大型企业)钢铁工业发达,临近钢铁工业产地;(2分) 流域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2分)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铁路公路,以及南北支流和交通干线,运输方便快捷。(2分)(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注意“冬季”的自然灾害,海南岛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冬季降水少,可能出现干旱;且冬季气温低,可能造成冻害。 (2)洞庭湖面积缩小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湖泊萎缩,主要从围湖造田和上游植被破坏导致的该地区泥沙淤积分析。而青藏高原的湖泊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补给,其水量增大,主要从气温角度分析。 (3)影响汽车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地形、水源、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