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卷《等值线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20-01-08 14:21:25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的地点选在A、B、C、D哪一处?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____________。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最好采用__________技术。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给他指出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2)A,A位于鞍部,地形平坦开阔。 (3)不可采纳,遥感 (4)②;顺河谷溪水流向走 (5)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蒙古一月、七月均温图。完成下列问题。
1.P地的气温年较差大约为2.根据七月均温分布特点,推测造成M区域一月气温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3.符合该国河流特征的是 A.22° B.26° C.34° D.38° E.地势高 F.地势低 G.冻土广布 H.荒漠广布 I.含沙量大 G.都为内流河 水能丰富 北部河流水量大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P地一月均温是-20°>P>-24°,7月的均温是10°<P<14°,所以年较差是30°<P<38°。故选C。 2.读七月均温图可知,M区域等温线向低值弯曲,表明气温高,是因该地区地势低,而导致气温高;该区域没有冻土分布。故选B。 3.该国降水少,水土流失较少,河流的含沙量小;该国也有外流河;河流的水量小,水能资源贫乏;而北部气温低,蒸发量少,河流水量较大。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蒙古的气候、河流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 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受洋流的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和等温线图”,图中实线表示海水等盐度线,虚线表示海水等温线。读图回答1—2题。

1、比较海水等温线a、b、c的大小关系
[? ] A.a>b>c B.c>b>a C.b>a>c D.a>c>b 2、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图中洋流是
[? ] A.北太平洋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日本暖流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等压线分布图(实线为等压线),回答题。
 小题1:若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的低压槽线,则Q点的风向为(?)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 小题2:若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的低压槽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为晴朗天气 B.b处为阴雨天气 C.a处的气温日较差较大 D.b处气温日较差较大
|
小题3:若虚线为北半球的高压脊线,该脊线夏天出现在我国江淮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炎热干燥天气
D.连绵的阴雨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的低压槽线,判断图示等压线应符合“凸高为低”,则利用图示的等压线分布,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可画图图示的风向为西南风。
小题2:若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的低压槽线,可结合图示等压线画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则该低压槽处应形成冷锋,且锋面向东南方向移动,a位于冷气团一侧,为雨区,故气温日较差较小;b位于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故气温日较差较大。
小题3:7、8月时,我国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而形成伏旱天气。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A、D错误;扬沙和沙尘暴为受冷锋影响的天气系统。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原理,画出风向,进而画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示,结合影响我国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形成的典型天气判断。画图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如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
(2)简要分析①处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的原因(4分)
(3)①②相比气温较低的是①,简述其原因(2分)
(4)②与同纬度的上海相比冬季气温较高的是?(2分),说出原因(2分)
(5)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冬至日①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平面的夹角应为 ?(2分)
(6)①地附近有我国著名的航天基地简述该基地与酒泉相比其有利条件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地形?(2分)
(2)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少,晴天多;从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且年日照时数长,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4分)
(3)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少,晴天多;从而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所以气温低(2分)
(4)②?②地形区北部高山对冬季风具有阻挡作用,冬季风对②地的影响大大减弱,因而冬季气温比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偏高(4分)
(5)52.5°(52°26′)(2分)
(6)纬度低,海拔高;水资源丰富(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图示等值线从四川盆地中心向四周递增,故判断受地形因素影响。(2)图示①位于川西高原,太阳年辐射总量大,主要从地势高,空气稀薄,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分析。(3)图示①地位于川西高原,由于地势高,故气温较低。(4)②位于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高,主要是由于北部的山地阻挡了冬季风。(5)热水器与地平面的交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6)①地附近的航天中心为西昌,主要的优势是纬度较低,且位于高原,海拔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