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模拟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题。
1.自然带从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从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符合?2.A山地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3.B自然带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E.①
F.②
G.③
H.④
I.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G.地方性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1. A
2. B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自然带从①→②→③→④→⑤→⑥体现了南北方向上,因热量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带从⑦→⑧→⑨→⑩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干湿度地带性分异,A项正确。
2.根据图示A山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该山地的山麓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且该山脉的海拔约3000米,则垂直方向上自然带大约出现3个自然带的分异,B图正确。
3.图示B为内陆地区的绿洲自然带,则属于小范围内,因有丰富的水源而在温带荒漠带内出现的地方性分异。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自然带分异的方向和原因,进而分析自然带分异规律,并掌握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对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影响等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流水侵蚀显著,物理风化剧烈
D.植物稀少,土壤瘠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西北内陆地区,离海远,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故流水作用弱,以风力作用为主。故C项不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陆地自然带。
B.风化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其产物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C.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地转偏向力。
D.水循环加剧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陆地自然带有水平自然带,又有山地垂直自然带。每一自然带都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各带之间没有固定、显著的界线,总是由一带逐渐地转变为另一带。纬度相同,经度不同,或地形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A错。风化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其产物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B对。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行星风带的风力,不是地转偏向力,C错。水循环减轻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D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2.五原到西安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反映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E.水分
F.光照
G.土壤
H.热量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五原纬度较高,西安纬度较低,因此反映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五原到西安基本呈南北方向,热量的纬度差异是两地景观差异的原因。
考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以诗歌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因素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重难突破】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叫做水平地域分异,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表现
?分布
?例子
水
平
地
带
性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
热量
太阳辐射在地表不均
沿东西方向延伸,沿南北方向更替
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表现明显
?非洲沿东经20度南北方向自然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
水分
海陆分布使水分递减
沿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沿垂直于海岸方向方向更替
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我国沿北纬40度纬线从沿海向内陆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B.海拔情
C.坡向
D.地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甲基带为针阔叶混交林,乙基带为落叶阔叶林,丙基带为热带某种植被,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主要和纬度有关,甲纬度最高,丙纬度最低,纬度不同,热量不同。所以导致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