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等值线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太阳高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显示年日照时数由乙到甲地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不同造成的,甲乙分别是热带沙漠和热带雨林气候,而气候的差异又是由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
小题2:乙丙同一纬度,但由于丙地地势高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而年日照时数多。
小题3:甲地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因此水源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点评:本题组考查非洲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同时考查了影响年日照时数的因素。图中显示年日照时数由乙到甲地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不同造成的,甲乙分别是热带沙漠和热带雨林气候,而气候的差异又是由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乙丙同一纬度,但由于丙地地势高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而年日照时数多。甲地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因此水源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丁4个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中R湖泊能够调节
A.M河段的径流量
B.N河段的径流量
C.P河段的径流量
D.Q河段的径流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以看到甲乙丙丁四段山坡降低的高差相同,在同一幅图中,降低相同的高度,等高线越稀疏,坡度就越小,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丙段从山顶到山脚,等值线是最稀疏的,所以坡度是最小的。C对。A、B、D错。
小题2:读图,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Q、N、M三条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所以M、N河的水流汇入R湖后流向P再汇合Q河水流向西北方向。湖泊只能调节湖区以下河段的水量,不能调节湖区上游河段的水量,所以R湖能够调节P河段的径流量,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盐度按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盐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数码代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A处附近,线①呈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增温
B.蒸发量大
C.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D.河川径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缓下陡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陡下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分布:上部等高线较密,表示地形较陡;下部等高线较稀疏,表示地形较缓。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南方某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题。
小题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山地
B.丘陵
C.低缓高原
D.平原
小题2: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50米
B.90米
C.155米
D.220米
小题3:在N点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特征: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且地形起伏较小,故判断为丘陵地形。
小题2: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利用公式计算即可。
小题3:分别连接N点到甲村和乙村,甲村与N点之间经过了山脊,故无法看到甲村,而N点与乙村之间等高线“凸高为低”,属于山谷,故能看到乙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抓住图示的等高线数值和等高线弯曲形态判断地形类型和局部地形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不同地形类型的基本特征、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等基础性知识,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养成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解题习惯。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生产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