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与地图》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太阳能 B.石油资源 C.核能 D.水能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非洲。
【小题1】此区为非洲中北部,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降水很多,由赤道向北,受信风和副高影响越来越大,则降水越来越少,干燥度必然逐渐增加。
【小题2】图示北非地区光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教堂位于甲地的什么方向(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小题2】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指向标指示正北方向,所以,教堂在甲地的北偏东,即东北方向。
【小题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增大1倍,即为原来的2倍,所以,任意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A说法正确;比例尺变大,表示的内容更清晰,但是表示的范围变小,比例尺是原来的2倍,同样的图幅表示的范围是原来的1/4,B、C两个说法正确;等高距不变,比例尺变大,两地间的图上水平距离变大,所以,等高线会比原来稀疏,D说法错误。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小题2】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90米
B.550米
C.385米
D.632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流经山谷地形,图中等高线弯曲方向为海拔升高的方向。配合指北针,可判断河流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B正确。
【小题2】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可推知a=200,b=500。根据等值线原则之一,等值线两侧数值取值范围不同。a等高线周围海拔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可知100<X<200。b等高线周围海拔在400米到500米之间,可知500<Y<600。故两者之间的高差在300—500米之间。C正确。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河流流向、高差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面四图中所示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小题2】上面四图中等高距最大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小题3】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太阳辐射
B.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
D.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高线凸出方向,a图中小河存在,但水渠通向高处,不能引水,A错。b图中山脊上不会有小河,B错。c图^91考试网路不宜穿越等高线,C错。d图中小河位置,大坝位置都合理,D对。
【小题2】读图分析,可以各图的等高距,a图是50米,b图是50米,c图是200米,d图是100米,所以C对。
【小题3】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的冷热不均,产生了高低气压差,B对。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热量来源,不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A错。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是直接原因,C错。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是重要影响因素,D错。
考点: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距,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7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地是人类各项活动的空间载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实现土地供需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区值优势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评价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三大方面。
材料二 图1为湖南省地形图,图2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类型区划分布图。
图1 图2
(1)描述湖南省的地形特征:(6分)
(2)指出湖南省水灾严重的地区.并从水系特征方面加以分析。(10分)
(3)分析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于长株潭区的主要原因。(9分)
(4)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湘西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12分)
参考答案:
(1)(6分)
东部、南部和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2分),中部和北部多平原(2分);
地势东、南和西面高,中部和北部低(2分)。
(2)(10分)
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位于环洞庭湖地区(或湖南省东北部)(2分)。
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2分);水系形状呈扇形,汇流集中(2分);上游多山区,落差大,汇流速度快(2分);下游洞庭湖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落差小,泄洪速度慢(2分)。
(3)(9分)
环洞庭湖区地势明显低于长株潭区,易受洪涝灾害危害(3分);
(长株潭区拥有重要的铁路枢纽)环洞庭湖区的水陆交通网络较为落后,通达度较低;(3分);环洞庭湖区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较为落后(3分);
环洞庭湖区的城市等级较低,对区域内的辐射带动作用比较小。(3分)
(以上4点答对3点得9分)
(4)(12分)
湘西地区山地众多,要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程度(3分);加大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发展交通,改善农业基础条件(3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土地产出水平(3分),本区生态脆弱,要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合理退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3分)
本题解析:
(1)地形特征从地形分布和地势高低分析,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东、南、西等高线在200-500米之间,应为丘陵地形,中部和北部低于200米应为平原,所以地势东、南、西面高,中部和北部低。
(2)水系特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①河流长度、方向;②水系状况和流域范围;③支流数量及形态;④落差或峡谷分布;⑤河道宽窄,弯曲坡度;⑥河网形态及密度
(3)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区值优势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环洞庭湖地区由于地势低易发生洪涝灾害,加之交通和经济落后,土地利用率低与长株潭地区。
(4)评价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三大方面。由于该地易出现洪涝、交通落后、经济落后等,导致投入和产出水平低;主要措施:①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程度;②加大科技投入,对产品进行深加工,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③改善生态环境
考点:湖南地形特征;影响土地利用因素及解决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环境与环境问题》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