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A.正午太阳高度:甲>乙 B.正午太阳高度:乙>丙 C.昼长:甲>乙 D.昼长:甲>丙 |
2、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方法观察当地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OP为标杆,A、B、E、F四点为日出、日落方位。OC、OD分别为先后观测的两天同时刻杆影,观测日期相隔一个月。在测到OC、OD时, 北京时间是11时30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观测OC、OD当天所属月份分别是( )
A. 6月、7月 B. 12月、1月
C. 4月、5月 D. 11月、12月
【小题2】该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
A.高原地形, 草原辽阔
B.树木常绿,物种丰富
C.季风气侯, 冬寒夏热
D.河流水丰, 四季无冰
【小题3】在观测的这段时期( )
A.珠穆朗玛峰雪线逐渐上移
B.影响欧洲西部的盛行西风不断增强
C.澳大利亚大陆西南部沿海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多阴雨天
D.潘帕斯草原上肉牛膘肥体壮, 进入屠宰加工旺季
3、填空题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 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
(2)当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 点,当地球从A点运行到B点时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3)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图中 点附近。
4、单选题 11月5日,北京(40°N、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一地理野外考察队从甲地到达乙地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的界面(“精度5.Om”表示误差值不超过5m)。据此判断下列问题。
【小题1】考察地在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小题2】甲、乙两地的昼夜状况是
A.甲为白昼,乙为黑夜
B.甲为黑夜,乙为白昼
C.甲、乙均为白昼
D.甲、乙均为黑夜
【小题3】甲乙两地之间的行进线路全程相对高度
A.最大不超过233m
B.最大不超过228m
C.最小不小于218m
D.最小不小于213m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区域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