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分)

(1)比较A、B两地风速、风向及图示时刻天气特征,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8分)
(2)A、B两地易发生洪涝灾害,说明其多发的月份,结合水循环相关环节分析该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3)分析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8分)如下:
风速
风向
天气特征
A
小
西北(偏北)风
气温较低;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B
大
西南(偏南)风
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2)6月份(6、7月)。(1分)此月份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多暴雨;植被减少,下渗与蒸腾量减少;加之湖泊面积减小,地表径流的洪峰量增大。(3分)
(3)A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威胁。(2分)
B地: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等水利工程。(2分)
本题解析:
(1)风速大小可根据等压线疏密程度判断,A处风力小于B处。利用等压线图上画风的方法判断A、B点风向。以A点为例分别在图中由A点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过A点的等压线的切线),再向右(北半球)偏转45°做出风向,可以看出A点风向应为西北风,B点风向应为西南风。A处于位于冷锋锋后,出现阴雨天气,B处于冷锋锋前,天气晴朗。
(2)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时降水量大,多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湖泊因围湖造田,面积减少,湖泊泥沙淤积,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多出现于6月。
(3)结合区域实际,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角度回答。A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可通过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威胁。B地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可通过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等水利工程防洪。
考点:等压线图判读、洪涝灾害成因及预防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 ℃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 ℃层,此时0 ℃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 ℃层高度。读近50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的0℃层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0℃层高度变化的季节是2.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相同时间0℃层高度不同的直接原因是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大气辐射不同
F.太阳辐射不同
G.地面辐射不同
H.大气逆辐射不同
I.近20年0℃层高度的变化幅度最大
G.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比较稳定
近50年来天山的雪线的高度逐渐变低
图中的a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区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0℃层的高度,按照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可推测出a地地面温度超过30℃,b地气温约在26℃以上。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在0℃以下,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所以图示季节只能是夏季。所以B对。A、C、D错。
2.0℃层的高度不同,表明两地的近地面气温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C对。大气辐射使气温降低,太阳辐射主要使地面增温,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都不是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A、B、D错。
3.读图,根据各时期0℃层的高度变化幅度,可以判断,变化幅度最大 的是80年代,A错。根据图中曲线可以看到,1985年以前,西北地区的气温波动幅度较大,B错。根据0℃层的高度变化,说明近50看来,地面气温先是降低,后又升高。相应的雪线高度也会先降低 ,后升高,C错。青藏高原较西北纬度低,相同海拔高度比较,纬度低的气温高,故纬度低,0℃层高。所以a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区,b线表示西北干旱区。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对流层气温变化规律,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气候类型:甲为__________,乙为________,丙为____________。
(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不同,试从大气运动、地形、洋流方面作简要分析。
(3)乙、丁气候类型相同,但面积大小不等,试从地形、海陆状况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甲地:常年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南信风交替控制,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终年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全年多雨
丙地:常年盛行西风,处于安第斯山的背风坡,沿岸有寒流影响,全年少雨
(3)地形:乙地处于大分水岭东坡,平地狭小,季风影响范围小;丁地处于拉普拉塔河平原,低平广阔,季风影响范围大。
海陆状况: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海陆差异小;南美大陆面积较大,海陆差异大。
本题解析:考查区域地理概况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甲为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南信风交替控制,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加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全年多雨。乙和丁都为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由于乙地处于大分水岭东坡,平地狭小,范围小;丁地处于拉普拉塔河平原,低平广阔,范围大。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安第斯山的背风坡,全年少雨。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2分)读北美洲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季节为北半球 季,判断依据是 。图中ABC三点中,此季节温度最低的是 ,原因是 。 (4分)
(2)美国东北部工业发达,其工业发展的主要有利区位条件有 。 (3 分)
(3)B、C两城市所在区域的农业带为 ,形成该农业发展类型的最主要因素是 。(2分)
(4)图中河流的水系特征是 (3分)
参考答案:(12分)
(1)冬季;美国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从等温线数值看,此时温度在0°以下,说明为冬季; A;原因:地处内陆大平原,深受冬季风影响,气温最低。(4分)
(2)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有充足的水源;有便利的水运条件。(3分)
(3)乳畜带;市场(2分)
(4)树枝状水系;自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湾;流域面积大;是世界第四长河,流程长。(任答3点得3分)
本题解析:(1)考查学生图表信息的读取能力和影响气温因素的分析能力。图中能够反映温度的要素就是等温线,从等温线的数值可以判断出季节,从等温线的弯曲变化可以判断出ABC三城市温度的高低,然后再从影响温度的因素:太阳辐射、海拔高低、海陆位置和洋流等条件综合分析温度高低的原因。(2)仔细读取图中信息:有煤分布、有铁分布、有五大湖的水源和水运条件,这些都为美国东北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B、C两城市均位于美国东北部地区,由于接近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拥有巨大的牛奶和乳制品消费市场,促进了乳畜带的形成。(4)图中河流为密西西比河。要注意水系特征一般从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流向、流程和水系形状等角度进行全面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8分)杭州市是浙江省第一大城市,近年来着力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迅速。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3年杭州市六大产业增加值占比一览表
产业分组
| 产值(亿元)
| 增长(%)
| 占GDP比重(%)
|
文化创意
| 1359.51
| 18.0
| 16.3
|
旅游休闲
| 538.10
| 11.3
| 6.5
|
金融服务
| 879.33
| 10.0
| 10.5
|
电子商务
| 393.80
| 55.7
| 4.7
|
信息软件
| 678.72
| 23.5
| 8.1
|
先进装备制造
| 969.93
| 8.8
| 11.6
|
材料二:杭州有“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之称,依托阿里巴巴、网盛科技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为平台,网站数量、B2B、B2C、C2C、第三方支付均居全国第一。
材料三:下图所示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临海,位置优越,是全国唯一集工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大学城、沿江居住生态区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区。

(1)杭州市7月份常常受?天气系统控制,形成?天气。(4分)
(2)2013年杭州市产值最大的产业是?,按工业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该类产业属于?。(4分)
(3)分析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特点及其原因。(10分)
(4)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优势。(10分)
参考答案:
(1)反气旋;伏旱。(4分)
(2)文化创意,技术指向型。(4分)
(3)发展特点:产值低,增长快;(2分)
原因分析:①起步较晚 ;?②网络购物迅速兴起; 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④电子商务产业基础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⑤政府政策大力支持。(8分,答其中4点)
(4)①位于区域中心城市;②水陆空交通便利;③科技人才集中;④较多的工作机会;⑤优美的居住环境。(10分)
本题解析:
(1)7月份杭州地区受反气旋控制,气体盛行下沉运动,常形成“伏旱”天气。
(2)读“2013年杭州市六大产业增加值占比一览表”可知2013年杭州市产值最大的产业是文化创意,按工业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该类产业属于技术指向型。
(3)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特点是产值低,增长快,主要是因为我国电子商务产业起步较晚、网络购物迅速兴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电子商务产业基础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及我国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4)本题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分析,杭州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优势有:位于区域中心城市;水陆空交通便利;科技人才集中;较多的工作机会;优美的居住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