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A.一直向南 B.一直向东南 C.先向南后向北 D.先向北后向南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abc三图的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春秋分日,故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小题2:根据两地的地理位置①(60°N,45°E);②(30°S,135°W,)两地的经度数互补,判断位于两条相对经线上,故经过北极的经线圈为两地的最短航线。
小题3:根据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①纬度大于30°,A错误;②位于135°W,30°S附近,位于太平洋,B错误;③位于5°N,15°E,不属于东非高原,C错误;④地经度为15°W,属于东半球,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组合正确的是:
①地球磁场 ?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 c.使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d.导致高纬度地区多出现“极光”
A?①-b? B?②-a ?
C?③-c? D?④-d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是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
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
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所以对应关系正确的是BC选项。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B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昼夜等长
B.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小题2】图中表示夏至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南回归线上的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66°34 ′
B.90°
C.46°52 ′
D.43°08′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第25题,当太阳直射B点时,表示北半球夏至日,A项我国各地都昼长夜短。错误。B项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的达一年中最大。错误。C项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正确。D项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错误。
【小题1】第26题,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即B点。
【小题1】第27题,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当地纬度23.5°S和直射点纬度23.5°N的距离),计算得43°。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下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共计10分)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分)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2分)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2分)
(4)在图示这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 (只填代号)。(2分)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5)如图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 (只填代号)。(1分)
A.北京 B.纽约
C.悉尼 D.莫斯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夏至 ,23°26′N或23.5°N,180°(3分)
(2)晨、 4(2分)
(3)8 、24(2分)
(4)A 、 D(2分)
(5)A(1分)
试题分析:
(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北回归线;图示甲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应为6时,而太阳直射点的经线所在时间为12时,计算为180°经线。
(2)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甲乙,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为晨线。图示乙位于晨线上,所在的经线时间为4时,表示乙地4时日出。
(3)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80°,时间为12时,则计算北京时间为8时。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则南极出现极夜,故夜长为24小时。
(4)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则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5)北极星只能在北半球见到,故排除悉尼;而根据此时北京时间为8时,则40小时后,北京时候为0时,故可能见到北极星。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B.C、F、G为地球的内部圈层
C.A、B、C、D各圈层之间能够相互影响
D.D、F、G圈层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小题2】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圈层是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结构。
【小题1】A项D表示岩石圈,不属于外部圈层;错误。B项C表示水圈,为外部圈层,错
误。C项A、B、C、D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统一的整体,即自然地理环境。故C项正确。
【小题2】地球内部圈层。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古登
堡面以下为地核。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工业生产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