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A.国家有计划调入大批工程技术人员支援该地 B.美国大力打击阿富汗 C.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贯通,本地区交通网的不断完美 D.中国加入“WTO”,使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东部雨带移动主要受副高影响,副高对我国的天气和气候有直接影响。我国的降水类型是以锋面雨为主。正确答案选A。
小题2: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华南)、②(长江中下游)、③(东北、华北)时,分别是4、5月,6月,7、8月前后。正确答案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副热带高压的移动对我国东部地区天气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西北内陆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洋遥远
B.地形较复杂
C.受冬季风影响大
D.受夏季风影响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的地理环境。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完成第25—26题。
小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小题2:四大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判断正确的是
A.①代表亚热带
B.②代表湿润区
C.③代表半湿润区
D.④代表强辐射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国的区域划分。
小题1:图示四大区域是我国的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故划分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小题2:①表示干旱区;②表示半干旱区;③表示半湿润区;④表示湿润区。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四种地貌图(图2)
【材料二】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1)
【材料三】?据统计,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材料四】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3)。
(1)2009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2中的
?(填选项),其成因是?作用(6分)。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2分)?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4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5分)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旱情多发季节是?;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5分)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4分)
参考答案:(1)云南、贵州、广西(2分);①(2分);流水溶蚀(2分)。
(2)B(2分)?(3)A、B(4分)?
(4)我国多旱涝灾害,尤其多旱灾,年均旱涝灾害各约10此左右,年均旱涝灾害面积大约占全国的1/30)(5分)
(5)华北 春季?华北、长江中下游?水分(5分)
(6)调水、挖井、人工增雨、关闭用水大户等(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能力和我国的气候。
(1)图1反映特旱范围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和广西的西部。由于位于云贵高原地区,故主要的地貌的特征为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区长期受流水侵蚀的结果。
(2)云贵高原为我国主要的烟草产区,而非棉花产区;为西电东送南线的水电输出区;位于逐渐上游,故该地区的特旱导致珠江上游水量大量减少,影响烟草生产和水能资源的开发和珠江下游的水量。
(3)干旱主要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角度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的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
(4)材料四反映我国旱涝灾害多发。根据C项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比重判断,我国受旱灾最多发的地区是华北地区,主要以春旱为主;通过B项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的比重判断,反映干旱对我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是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旱灾影响农业生产,说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为水分。
(6)针对干旱缺水的主要措施,一般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