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D.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最近的航线,C、E两点正好在相对的经线上,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同为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
【小题2】D在北回归线以北,应该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小题3】根据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可知向北移动了,所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春季,日本的樱花开得最灿烂,B错误;南非好望角(地中海气候)附近温和多雨,A错误;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受亚洲高压控制,D错误。
考点:经纬网;气压带、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据气象台预报,某市元月15日,白天到夜间有中雪,西北风3~4级,最高气温4℃,最低气温-5℃。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天气符号,能正确表示此天气预报内容的是
小题2: 该地当日的气温日较差是
A.1℃
B.-1℃
C.9 ℃
D.-9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干信息:白天到夜间有中雪,西北风3~4级。AD表示阴雨,C风向错误。
小题2:根据题干信息:最高气温4℃,最低气温-5℃,可以算出日较差-9℃。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图中所显示的天气系统中,北半球没有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图A表示锋面气旋,从气旋中空气逆时针运动状况判断为北半球;B为高压系统(反气旋),从近地面空气顺时针运动可判断是北半球;C为暖锋,北半球同样存在;D图从空气顺时针从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可判断应为南半球的气旋,所以D项符合题意。
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C),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4分)
(3)叙述图示大河入海口地区容易发生咸潮的季节及其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大于26°C,小于28°C(1分)
地势高(武夷山),气温低(1分) 相邻等高线温度差为2°C(1分)
(2)乙冷丙热(1分);丙地海洋性强,冬季气温偏高(1分);武夷山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使丙地受冬季风影响小(1分);沿岸暖流的影响使丙地温度较高(1分)。
(3)冬季(1分) 径流量较少(1分) 海水上涨倒灌(潮汐) (1分) (或人为在河道中大量挖沙)
本题解析:
(1)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结合图示等温线的分布,知其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差值为2℃,根据区域定位,在山地(武夷山)的影响下甲地温度较低,应大于26℃,小于28℃。
(2)影响气温高低因素有:纬度高低、海陆位置、地形、季风影响、洋流。乙、丙两地纬度位置相当,但丙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气温偏高;乙地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大于丙地;沿岸有暖流,对丙地起增温作用。
(3)咸潮多发于河流枯水期,此时河流水位较低,海水容易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
考点:影响气温高低因素;大河入海口地区容易发生咸潮的季节及其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