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水的运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A.全年 B.1-6月 C.5-10月 D.11月至次年4月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湖泊。
小题1:由于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故当湄公河水位高时,通过洞里萨河注入湖泊,而当湄公河水位低时,则湖泊通过洞里萨河补给湄公河。故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小题1:根据吃水4米的船只可经各支流通达各省省会,说明只有在湄公河水位高时,湖泊水位较高,通航能力最佳。而湄公河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每年5---10月为雨季,降水丰富,湄公河进入汛期。
小题1:湄公河下游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主要依靠大量劳动力发展生产,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都较低,而劳动生产率低。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大多在夏季进人汛期,原因是
[? ]
A.均受夏季风影响
B.均受高温影响
C.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
D.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之历时。读下面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小题2:该观测站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3: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提供了一个水位和历时坐标统计图,在此条件下判断水源补给、观测站位置、水库建设对历时的影响。分析“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可知,MN线为历时曲线,另一曲线为水位过程线。
小题1:根据水位过程线的变化可知该河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且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可推测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小题2:根据水位过程线的变化,结合28题中的结论,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由该河6月和9月份水位偏高,7、8月份水位偏低,推断该地降水6月、9月较多,7、8月较少,从而可知该观测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3: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增加枯水期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流量,因而高水位出现的次数减少,左边纵坐标结合上方横坐标,推断M点将左移;低水位出现的次数增多,左边纵坐标结合上方横坐标,推断N点将右移;B正确。
点评:本题以河流水位的变化为题境,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流水位变化特征及原因,涉及梅雨和伏旱天气;考查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干预,修建水库对河流水位的影响。解题时,坐标图的判读是关键,读出图名、坐标及曲线的内容,体现了对学生读图、识图、析图及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
环节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维持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B.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C.不能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的矿物质
D.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最主要的环节是④人类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
小题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A项应为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B项应为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C项水循环能够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水循环意义。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意义:
(1)使地球上的水体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随着发达地区环境危机的加剧,生态安全成为一些地方的民生首要问题,赣鄱大地的生态优势却日益彰显。江西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它不仅造福于江西,而且造福于全国,甚至影响全球。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沙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小题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冬季的时候鄱阳湖及其补给区降水少,湖面呈一条线状,所以湖水浅,便于候鸟们栖息和在这里觅食,故而A正确。
小题2:鄱阳湖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湖面不结冰,A错误;该湖泊冬季呈一条线,说明湖底有线状洼地,B、D错误;这里属于季风区,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大。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