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某村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下列四地中,最有可能是该村所在地的是2.影响该村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东北地区
B.珠江三角洲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E.劳动力数量变化
F.国家政策
G.市场需求
H.气候变化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1.根据该村能生产甘蔗,判断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故选B项。
2.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市场需求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美国把许多电子工业装配企业迁到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和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
④传播新技术、工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布局的因素。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发展“电子装配企业”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地租等优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回答问题。1.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2.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害虫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
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E.①③
F.②⑤
G.②④
H.③⑤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可使用绿肥等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害虫等措施。使用高效化肥和使用农药防治虫害会使蔬菜和水果受到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与题干无关。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乡海拔3500米,年雨量约300毫米,为中国最贫困的农乡之一。某科技公司捐赠计算机给该乡的黄羊川乡职业中学,透过因特网师生接触到各种外界信息及教学资源,学生还设计了网页,登载农民委托出售的农特产品,为当地带来新的财源。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中国西部偏远农村过去在农业产销上所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应是
①劳动力不足?
②市场信息封闭?
③交通不便?
④耕地不足2.透过网络定购并以邮政或货运公司交货的运销方式,被认为有助于中国西部偏远农村的发展,是因为它具有
①农民可以专业化大量生产农特产品
②农民可以协调运作,成为系统化的生产队伍
③农民可以少量、多样化生产农特产品?
④农民可以直接面对无地域障碍的广阔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商业网点。第38题,题目要求是影响我国西部偏远地区的农业产销上的困难。市场信息和交通是影响农业产销的两大重要因素。
2.第39题,通过网络定购并以邮政或货运公司交货解决了农产品的运销,则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而利于农民扩大生产规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魔芋又名麻芋、鬼芋,是一种芋头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魔芋具有预防动脉硬化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治癌瘤的功效。魔芋的药用价值使其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增收,近年来,华北某县科技局将魔芋从海拔300——500米的山区移植到海拔110米的村庄进行试种,经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魔芋的成活率达到了100%。完成下列问题。1.魔芋从海拔300——500米的山区移植到平原,应当克服的自然因素是2.提高魔芋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是
A.土壤
B.水源
C.气候
D.地形
E.改造地形,修建梯田
F.实现温室种植,提高复种指数
G.提高机械化水平
H.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耕作技术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可知300--500米的山区为魔芋的原产地,此处与种植的村庄海拔相差190--390米左右。土壤和水源差异不大,而且材料当中也没有提到。但是材料中明显提到地形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气温也会相差1.14--2.34℃,湿度也会不同,同时受到地形不同的影响,其降水量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都是气候要素,相对而言此题选择气候最合适,最全面。故C正确。
2.注意题目中问的是“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也提到“经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魔芋的成活率达到了100%”,可见技术对于魔芋的种植更重要,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