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判断以下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农村沼气发展水平空间总体格局的描述,正确的是2.江苏——广东地带农村沼气发展水平较低的最主要区位因子是
A.沿海高,内陆低
B.南方高,北方低
C.山地高,平原低
D.经济发达地区高,落后地区低
E.经济
F.原料
G.气候
H.技术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由我国农村沼气发展水平空间总体格局可以判断,南方高,北方低。
2.江苏——广东地带农村沼气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发达,农村经济形势较好,农业发展应该不大,原料具有不确定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是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3月
B.5月
C.9月
D.11月
E.上市较迟
F.水源丰富
G.离市场近
H.病虫害少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材料知,该作物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读图,乙地符合这一条件的时间只有8、9月份,即8月份温度约15~18℃,9月份温度约12~14℃,所以最佳收获月份是9月份,C对。A、B、D错。
2.依照上题分析,可以判断甲地种植该作物的时间是11、12月份,而乙地是8、9月份,所以乙地种植该作物上市较早,A错。图中没有水源条件,也无市场条件,无法判断,B错、C错。从图中分布,乙地气温较低,最冷月气温低于0度,病虫害难以过冬。甲地气温较高,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上,害虫可以安全过冬。所以乙地病虫害少, D对。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冬季主要受2.利用典型的农产品,该地可发展的工业是
A.东北信风的影响
B.东南信风的影响
C.西风的影响
D.极地东风的影响
E.甘蔗制糖
F.蚕丝纺织
G.甜菜加工
H.葡萄酿酒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图中降水量是逐月累计,各月降水量越大,累加值上升越快。从图中数值可以看到,6-9月降水量累计增长很少,几乎为0,说明夏季气候干燥,降水少。10-次年3月,降水累加值增长快,说明降水量大。北半球6-9月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由此判断图示区应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冬季主要受西风带控制,C对。北半球东北信风是干燥的,降水少,A错。东南信风在南半球,B错。极地东风影响区不会是亚热带,D错。
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典型农产品是葡萄,所以可发展葡萄酒工业,D对。甘蔗产地要求夏季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该地不产甘蔗,A错。蚕丝生产在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不生产蚕丝,B错。甜菜是北方中温带地区的农产品,C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气候特征,区域农业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衡水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6℃,海拔20米。衡水老白干酿造用水为本地特有滏阳河道地下水,水质清澈透明,纯净甘甜。小麦制曲是衡水老白干的核心技术。读图和资料回答下题。
1.左图产品工业属于2.图所示内容显示,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秸秆打捆作业,打捆后的秸秆集中回收后可作为饲料出售。这种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
A.技术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劳动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E.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F.增加就业机会
G.减少大气污染
H.推动循环经济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材料“衡水老白干酿造用水为本地特有滏阳河道地下水”分析,该产品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2.注意“生态效益”的要求,结合选项内容,“打捆后的秸秆集中回收后可作为饲料出售”减少了秸秆作燃料直接燃烧产生的大量大气污染。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和环境保护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材料和题干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工业中,既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又属于资金密集型工业的是
A.食品工业
B.纺织工业
C.煤炭工业
D.石油化学工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某些工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较高技术,这种工业既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又属于资金密集型工业,通过对四项比较可得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