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A.N与④两者形成时间相同 B.N与④顶部形成的岩石特点相同 C.N岩浆活动比④早 D.N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特点不同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M为沉积岩层,而④为岩浆岩,A错误;按岩石形成年龄判断---越古老的岩石形成的年代越早.在具层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在下的岩层较老,在上的岩层年龄较新。①在M的上面,比M新,②在③的下面,所以②较老。图中的M和③岩层都是在同一岩层(④左边的沉积岩图例)的下面,所以M与③形成的时间最接近,故C正确。
【小题2】 岩层的形状分析,N处应该是岩浆喷发后,被图中所示的隔水层沉积覆盖,而④是后来发生的岩浆活动,侵入到图示的隔水层中,形成侵入岩,所以,N的岩浆活动比④早,A错误,C正确;N顶部是喷出岩,有气孔构造,而④的顶部岩层是侵入岩,结构致密,硬度大; N与④下部都具有侵入岩的性质,性质相同,B,D错误。
【小题3】森林是生物水库,并增加下渗量,稳定河流径流。该流域降水总量不变,因植树造林,甲、乙两河流径流量会明显减少,并稳定。
考点: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著名的景点“十二使徒岩”,目前仅剩下七个岩柱。有人说旧的“使徒”倒下,新的“使徒”将不断形成,出现这种“前赴后继”现象的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堆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从图片可以看到,这里是海岸地貌,“十二使徒岩”是海浪长期侵蚀海岸岩石的结果,所以A对。流水堆积地貌是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不会是岩柱,B错。岩浆活动形成的是岩浆岩,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岩石的层理结构,说明是沉积岩,C错。地壳运动是属于内力作用,这种岩柱酷似地貌,只能是外力作用长期侵蚀的结果,所以D错。这些岩柱现在仍然不断地被海水侵蚀,所以会有旧的倒下,海岸岩石也可能被侵蚀形成新的岩柱,才会有新的形成之说。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和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背斜成山
B.b处向斜成山
C.a处适合寻找地下水
D.b处适合修建隧道
【小题2】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寒流
B.南半球暖流
C.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D.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a处等高线数值小且较稀疏,为平原地形,A错误;a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不利于储存地下水,C错误;b处等高线密集,形成山峰,且该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因此是向斜成山,B对;b处为向斜,不宜修建隧道。
【小题2】根据图中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此处洋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方向,为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考点:地质构造、洋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2 000~3 000米左右等深线)的海沟。(5分)
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自然环境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