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为0°,故直接计算即可。
【小题2】正午太阳高度越大,阳光照射进教室的面积越小,故阳光照射进教室面积最大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冬至日。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及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和正午太阳高度与阳光射入室内面积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AB为晨昏线,AC为经线,它们之间的夹角为20°,A此刻地方时为18:00,那么( )
A.70°S出现极昼
B.70°N正午太阳高度为40°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悉尼日出东南方向
【小题2】如果A为极点,AC为东西半球界线,且图示范围内与其它范围日期不同,以下正确的是( )
A.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13:20
B.此刻北京正是旭日东升时
C.全球大部分地区属于新的一天
D.A应该为北极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条件,A此刻地方时为18:00,所以AB是昏线,A点位于赤道,北半球是夏半年。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0°,所以太阳直射20°N,70°N出现极昼,A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以 计算出70°N正午太阳高度为40°,B对。无法判断公转速度变化,C错。日出东北方向,D错。
【小题2】如果A为极点,则AC、AB为经线。AC为东西半球界线,且图示范围内与其它范围日期不同,所以AC是时刻为0点的经线,AB是180°经线。夹角为20°,所以AC是160°E,时刻是0点。国际标准时间是0时区的区时,时刻为13:20,A对。北京时间约为21:40,是夜晚,B错。根据经度范围,图示区域是新一天,只占少部分,C错。经度顺时针方向增大,是南极点,D错。
考点:日照图变形,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日期分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在框内填写合适的内容,(∠A的名称与度数,∠B的度数)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地轴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黄赤交角,A表示,为23°26´,那么它的余角就是地轴与黄道面的角度,B为66°34´。
考点:黄赤交角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70°N~80°N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0°N~70°N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正相关?负相关?
(2)可再生?清洁?受天气影响?不稳定
本题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70°N~80°N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是正相关关系:降水多的年份黑子也多。60°N~70°N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是负相关关系:降水多的年份,黑子数少。
(2)太阳能热水器得到推广使用,主要是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无污染。但是受天气影响,太阳能集热效率不稳定,阴雨天气少。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a“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b“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a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 ,表示地轴的是 。
(2)图a甲、乙、丙、丁四地中, 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 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
(3)图a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日期是 。图a所示日期过后一个月内,北京白昼变 (长、短),且昼 夜(长于、短于或等于)。
(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上有南北回归线
C.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D.地球上存在季节更替
(5)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图b所示相同的是 地。
参考答案:
(1)AB CD
(2)丙 甲
(3)南回归线 12月2日前后 长 短于
(4)A
(5)乙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AB为昏线,CD表示地轴。
(2)图中丙所在的经线为太阳直射经线,故丙地的地方时为正午12点。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右偏,图中甲位于北半球。
(3)图中太阳光线与南回归线垂直,故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12月22日。图示日期过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
(4)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5)读图b可知,图中3月和9月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图a中乙地位于赤道。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