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小题。
 1.30年间该地区2.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1.30年间该地区2.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E.大幅提高
F.略有提高
G.没有变化
H.略有下降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参照横坐标和纵坐标,可读出1950年乡村人口为1000万,总人口为1500万,城市人口应为500万;1980年乡村人口为2000万,总人口为3000万,城市人口即为1000万。所以答案为B。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结和上题分析通过图中数据可计算出该地区1950年和1980年城市化水平均为33.3%,没有发生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和读图、计算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图表考查人口增长及城市化的问题。解答时注意结合1950年、1980年人口柱状图解读该地区的人口增长。通过对人口柱状图的解读来计算城市化的水平高低,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有大量移民迁入的地区是:
A.欧洲
B.北美
C.拉丁美洲
D.非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迁移。二战前,世界人口迁移主要由欧洲、亚洲和非洲迁向南北美洲和大洋洲,而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故北美洲始终是人口迁入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从气候条件考虑,下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最小的应为2.目前实际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大大超过当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洲东南部
B.赤道穿过的平原盆地
C.欧洲西部沿海地区
D.回归线穿过大陆内部
E.亚马逊河流域
F.密西西比河流域
G.台湾岛
H.马来群岛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
1.从气候条件来看,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是热带沙漠气候,故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最小。
2.结合表格材料反映亚马逊河流域、马来群岛所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很大;而两地的人口实际密度不大;故AD不符合。密西西比河流域位于美国中部,人口实际密度小,故不符合。台湾受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合理人口密度不大,但台湾的人口实际分布密度大。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截止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70亿。右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读图回答问题。
 1.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2.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3.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1.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2.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3.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A.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
B.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C.由于战争和灾害,人口死亡率上升
D.人口大量迁出c大洲
E.a
F.b
G.c
H.f
I.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
G.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女性比例小,人口出生率低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
1.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最大,是发展中国家众多的亚洲,由于部分亚洲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故人口的增长速度减慢、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
2.对比1980和2010年各大洲人口的比重可知,a大洲的人口战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几乎翻了一番,是六个大洲中人口增长最快的。
3.e大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也较大,应为欧洲;该大洲由于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不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2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阶段 I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2.阶段II中,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阶段 I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2.阶段II中,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价昂贵?②交通通达性差?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缓慢发展阶段
B.加速阶段
C.初级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E.①②
F.②④
G.①③
H.②③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发展根据。根据图示阶段I,市区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的速度快,处于加速阶段。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逆城市化的成因。逆城市化形成的原因是市中心的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恶化;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城乡交通联系方便。阶段II中,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价昂贵和污染严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