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四)
A.该地年降水稀少 B.该地多卡斯特地貌,地下溶洞,暗河多 C.该地地形崎岖,地表水难存留 D.该地蒸发量较大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分析。
小题1:图示该地区为云南省,该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气候温暖;经济发展水平低;故B、C、D项错误。
小题2: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湿润地区,故A项说法错误。
小题3:图示反映甲地区铜矿丰富,且能源丰富,故适宜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21~22题。
小题1: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和技术
B.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小题2: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B.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影响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其中最重要的是: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有利于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通常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读图,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回答下题。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E.①②③
F.①②④
G.①③④
H.②③④
I.人口密度低
G.开发了新资源
交通条件改善
市场广阔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寒冷;地广人稀,但矿产丰富,铁路主要在南部较温暖的地区,其它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选D正确。
2.南部地区较北部纬度低,气候较为温暖,开发历史较长,交通较便利,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多。选C正确。
3.伯利亚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河流、水能资源丰富,20世纪后期以来,由于北部开发了新资源,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我国城市数量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城市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受地形影响形成东多西少的特点
B、受气候影响形成南多北少的特点
C、受交通影响形成北多南少的特点
D、受经济影响形成南多北少的特点
2、为平衡我国城市分布,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是
[? ]
A、大力发展东部城市,扩大辐射作用
B、大力发展中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
C、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提高城市化水平
D、振兴东北老基地,增强大城市活力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