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

则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分布。①图中近地面气温20℃左右,按理论垂直递减率5000m高度应为-10℃左右,实际在-30℃左右,低于理论气温,接材料所示,飞机在此层不能平稳飞行。同时②、③两图也不符合题意。④图中,地面气温10℃左右,5000m高度理论气温值应为-20℃(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6℃,上升5000m共下降30℃),实际气温值为-10℃,高于理论气温值,故飞机可以在5000m高度平稳飞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A、C、D分别代表的是2.一般阴天比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原因是
A.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D.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
E.阴天云量多,可以大量的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F.阴天云量多,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晚上大气逆辐射强
G.晴天空气比较稀薄,白天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
H.晴天空气比较稀薄,大气逆辐射比较强白天温度就比较高,晚上散失的多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图示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过程反映,C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会被大气削弱,则B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则发出地面辐射D,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之后大气发出大气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A表示大气逆辐射。
2.阴天白天多云,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而晚上多云,则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根据图示掌握大气的热力作用的过程和对天气的影响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月份季风图。此时是北半球的?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低)气压,它切断了?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E的风向为_____风,F的风向为______风。
(3)半年后,A处盛行?季风(风向),B处盛行?季风(风向)。
(4)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成因是?;而南亚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参考答案:
(1)7?夏季?低?副热带高?
(2)东南?西南?
(3)西北?东北?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本题解析:
(1)该季节盛行东南和西南季风,为7月份季风图,为北半球的夏季;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2)图示E处的风向为东南风,F风向为西南风。
(3)半年后,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A处盛行西北季风,B处盛行东北季风。
(4)东亚地区,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所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而南亚地区,因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所以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当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时,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可见光
B.红外光
C.紫外光
D.红光和橙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后指出,与全球变暖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效应。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全球变暖与图中哪一环节的加强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