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为德干高原
B.甲地为巴西高原
C.乙地为新西兰
D.乙地为莫斯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气候类型判断——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图中分析:甲地,全年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6—7月份气温低,在南半球;降水量集中在10—来年4月份,5—9月份降水少,为夏雨型,同时降水量变化大,故在南半球夏雨型的气候类型只有热带草原气候;乙地,最低气温在1月份,且高于0℃,在北半球的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全年均匀,冬季较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排除A;新西兰为南半球热带雨林气候,排除C;莫斯科为问答大陆性气候,排除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C、D两地的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季风气候? B.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D.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小题2: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
A.均为发展中国家
B.两国均多火山、地震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和天然橡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为朝鲜半岛,位于东亚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
小题2:日本和印度尼西亚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火山。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南亚产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西南季风不稳定
B.东北季风势力强
C.东北季风势力弱
D.气候炎热降水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南亚地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影响该地区的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主要是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而由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故导致了降水的不稳定,而导致了旱涝灾害多发。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并结合季风气候降水的不稳定性进而分析对旱涝灾害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东亚地区图

(1)读材料一,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判断依据是?
?(4分)
读材料二回答:
(2)A国的农业类型以 为主,原因是?
?(4分)
(3)C国所在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2分)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4分)
(5)简述D所在国冬季和夏季降水的地域差别并分析原因。(4分)
参考答案:(1)甲(2分)从两图纬线分布上看,相同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甲图大于乙图(2分)
(2)畜牧业?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以温带大陆气候为主。(4分)
(3)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或东高西低);(2分)
(4)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科技发达;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2分)
不利条件:国内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2分)
(5)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量较大,冬季,日本海沿岸盛行西北季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含量增加,日本海沿岸山地对气流的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岸暖流的影响。)(2分)
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夏季东南季风,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日本
暖流的增湿作用)(2分)
本题解析:(1)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根据图示的纬度跨度比较,乙图图幅内跨纬度更大,判断其实际范围应更大,则反映其比例尺较小。(2)根据图示的海陆分布和国家轮廓判断,甲国为蒙古,位于内陆,草原广阔,故适宜发展畜牧业。(3)根据图示的河流分布自东向西流,故可判断地势分布特征。(4)影响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应分成有利和不利条件依次分析,可依次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人口、科技、历史基础等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注意结合该国家的区域实际分析。(5)由于受地形和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则其东南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雨,而西北侧为背风坡少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则其西北侧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多雨,东南侧为背风坡少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世界区域地理的基础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能根据经纬度的跨度大小判断实际面积的大小,结合比例尺与实际面积大小的关系分析。②能根据区域海陆分布准确的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③掌握地形和季风风向的差异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点位分布图,完成3—4题

小题1: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因为两地
A.七、八月均为降水较多时期
B.均濒临海洋,且地形相同
C.为同一气候类型区
D.均受到沿岸暖流影响